1998年,一大学教授到深山调研,路过农户家里讨口吃的,因为头发太长太乱,衣服很破,他被当作逃荒的流浪汉,农户指着猪食说:“只有猪吃的,你要吗?”没想到,教授接过猪食就吃了下去,不料,当得知流浪汉的身份后,农妇悔恨不已、泪流满面。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也是给小编最大的支持,感谢! 这位大学教授就是何家庆,1984年何家庆开始了他的第一次重大科研探索考察大别山,这次考察历时225天,他步行12684公里,采集了3147种植物标本,这个数字是国外植物学家同期采集量的20倍,在考察过程中,他发现了魔芋这种神奇的植物。 魔芋这种喜湿、喜荫、耐瘠薄的植物,让何家庆看到了帮助山区农民脱贫的希望,1990年他被派往安徽省绩溪县挂职副县长,在这里他不仅发现了3个魔芋新品种,还发明了"魔芋+玉米"套种技术,使农民收入提高了3-5倍。 1998年,49岁的何家庆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带着自己的积蓄,开始了西南扶贫之旅,这次旅程持续了305天,他走遍了8个省、102个市县、207个乡镇、426个村寨,在旅途中他遭遇了毒蛇咬伤、飞鼠袭击、洪水、车祸等危险但都幸免于难。 最令人动容的是,在一次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何家庆向一位农户讨食,因为头发太长太乱,衣服很破,他被当作逃荒的流浪汉,对方给了他猪食,何家庆含泪吃下,后来当农妇知道了教授的身份后,悔恨不已、泪流满面。 正是何家庆这种坚韧不拔的精神,让他最终获得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十大扶贫状元"等荣誉。 何家庆的扶贫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他经常遇到当地官员的冷漠和怀疑,一次他在某县城申请介绍函时,被三个部门推来推去,折腾了一天才拿到,但他从未放弃而是用实际成果说话,他自费出版了《魔芋栽培技术》一书,免费赠送给农民,建立了我国第一个魔芋种质资源库,培训了超过20000名农民。 2019年7月,70岁的何家庆在调研途中突然晕厥,被查出癌症晚期,即使在病床上,他仍然坚持撰写研究手稿,临终前他提出要将自己的眼角膜捐献给山区的孩子,这位"魔芋大王"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奉献精神。 何家庆的故事告诉我们,科技扶贫不是一句空话,而是需要像他这样脚踏实地、无私奉献的人,他不仅帮助了无数农民脱贫致富,更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信源:澎湃新闻(“失踪”305天后,他还活着)
1998年,一大学教授到深山调研,路过农户家里讨口吃的,因为头发太长太乱,衣服很
戴梦维苏苏
2025-04-25 15:09:04
0
阅读: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