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4年,一名木匠受邀维修应县木塔,他意外发现二层佛像肚子竟然有个大洞,他伸手

霜狼踏雪寻梅香 2025-04-25 15:23:44

1974年,一名木匠受邀维修应县木塔,他意外发现二层佛像肚子竟然有个大洞,他伸手一掏,从里面掏出了一只死老鼠,木匠没死心,又伸手掏了第二次,这一次,他掏出了一件稀世珍宝! 一天,这位木匠在木塔二层专注作业时,偶然间发现一尊佛像的肚子处竟有个大洞。 他心里犯起嘀咕,凑近查看,洞里弥漫着一股异味。出于好奇,他小心翼翼地伸手进去掏,结果拽出一只已经腐烂的死老鼠,腐臭气味瞬间四散,令人作呕。 可这木匠骨子里就有股子执着劲儿,没被这恶心的场面吓退,心想佛像肚子里怎会只有这玩意儿。 于是,他强忍着不适,再次伸手探进洞中。这一掏,不得了,他的手触碰到一个硬邦邦的物件,费了些力气取出来,竟是一个雕刻精美的银盒,上面的花纹繁复精美,透着古朴的气息。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发现了宝贝,心跳瞬间加快,紧接着又陆续从里面掏出了佛牙舍利、辽代写经、水晶珠等珍贵文物。 应县木塔那可是大有来头。它坐落于山西省应县老城西北角的佛宫寺院内,建于公元 1056 年(辽清宁二年,北宋至和三年那会儿)。 塔高 67.31 米,底层直径 30.27 米,总重量约 7400 多吨,是世界现存最高大、最古老的纯木结构楼阁式建筑。 从建成起,历经近千年风雨,扛过多次地震、战争的洗礼,依然稳稳矗立。像 1926 年军阀混战,它中弹二百余发; 1937 年日军侵华,也遭受了轰炸,可愣是凭借自身独特的建筑结构挺了过来。 1961 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 年 9 月,还被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 “世界上最高的木塔” 。 这木塔的构造堪称一绝,没用一颗铁钉,全靠卯榫咬合。 20 多层楼高的塔身,全靠内、外两圈木柱支撑,每层外有 24 根柱子,内有 8 根,再搭配诸多斜撑、梁、枋和短柱,组成复杂精妙的复梁式木架。 有人算过,整个木塔共用红松木料 3000 立方,约 2600 多吨重。 就拿那斗拱来说,多达 59 种不同形式,成百上千朵,不仅起着装饰作用,更重要的是在地震等灾害来临时,能通过自身变形缓冲外力,保护木塔主体结构。 再回到这位木匠这儿,发现文物后,他的心思开始活络起来。 当时文物保护意识不像现在这么深入人心,面对这些价值连城的宝贝,他和一同干活的伙伴,被贪念迷了心智,想着把文物偷偷藏起来变卖,换笔大钱。 当天维修结束,趁众人不注意,他们悄悄把文物藏好,盘算着找机会溜走。 可他们这异常举动,很快就被察觉。文保人员日常巡查时,发现佛像被破坏,文物失踪,立马报了警。 警方迅速行动,仔细排查线索,很快锁定了这两个木匠,没费多大周折就把他们抓获,被盗的银盒、佛牙舍利、辽代写经等 36 件文物也全部追回。 其实,这不是应县木塔首次发现珍贵文物。1966 年特殊时期,红卫兵冲击木塔,混乱中发现了一些文物,可当时很多都惨遭损毁或流失,损失惨重。 1974 年这一年,除了二层这次重大发现,在木塔四层佛像腹中,工作人员还找到了《炽盛光九曜图》等一批珍贵文物。 这些文物可都是宝贝,就拿佛牙舍利来说,经考证很可能是释迦牟尼佛的真身舍利,在佛教界那是至高无上的圣物。 辽代写经上的字迹工整,反映出当时佛教盛行,人们抄写经文的虔诚。《炽盛光九曜图》画面精美,对研究辽代绘画风格意义非凡。 从 1961 年被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起,国家就一直在琢磨怎么给木塔好好修缮一番。 2001 年,公开征集维修方案,形成了落架大修、抬升上部修缮、现状加固三种方案。落架大修能彻底解决木塔残损问题,可施工周期长,对原有结构改动大; 抬升上部修缮技术可行,能保持上半部原状,但费用高昂;现状加固投资少,能延长木塔寿命,却没法解决木塔残损压缩及荷载能量不足的难题。 方案多次论证,各有利弊,修缮工作也就一直耽搁着。如今,应县木塔因修缮处于限制性开放状态,游客只能参观第一层,二、三层都在紧张修缮中。 希望在各方努力下,这承载千年历史的木塔能早日恢复往日光彩,继续见证岁月变迁,将珍贵的历史文化代代相传。

0 阅读:0
霜狼踏雪寻梅香

霜狼踏雪寻梅香

霜狼踏雪寻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