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犹豫,一票否决到底!”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期间,邓小平向中国代表下

戴梦维沐沐 2025-04-25 18:12:15

“不要犹豫,一票否决到底!”1981年,联合国秘书长选举期间,邓小平向中国代表下达了强硬的命令。经过了16轮反对票之后,美国终于撑不住了…… 1976年1月9日,联合国总部前的旗杆上,一面蓝白旗帜缓缓下降到一半的位置。这一罕见的举动源于时任联合国秘书长库尔特·瓦尔德海姆的一道特殊命令:"大楼前的联合国旗,今日要降下一半,我们要哀悼一位伟人的逝世。" 这位刚刚离世的伟人,正是中国的周恩来总理。在当时的国际格局下,一个西方人主动为东方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人降半旗致哀,这一举动背后有着不为人知的情谊。 回到1971年,联合国秘书长的选举正如火如荼。当时,缅甸籍的秘书长吴丹因健康原因宣布不再连任,各国开始为这一重要职位展开激烈角逐。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与芬兰的雅可布森成为最有力的竞争者。 按照联合国的规则,秘书长选举最终需要获得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投票,其中至少要有9票支持,并且五个常任理事国中不能有一国投反对票。彼时,美英法都支持瓦尔德海姆,苏联因与东欧国家的矛盾而反对雅可布森,于是中国的态度成了关键。 焦急的瓦尔德海姆请求奥地利派驻华大使汉斯·塔尔贝尔格前往北京试探。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会谈中,汉斯小心翼翼地表达了奥地利的友好态度和瓦尔德海姆的和平追求。周总理对奥地利的诚意表示满意,最终做出了支持瓦尔德海姆的决定。就是这一票,让瓦尔德海姆成功当选联合国秘书长。 上任后的瓦尔德海姆果然兑现了承诺,致力于国际和平工作。他果断处理了慕尼黑奥运会恐怖事件,将其限定于恐怖袭击范畴而非宗教冲突;他是一位"经济型"秘书长,短时间内扭转了联合国近6500万美元的债务危机;在1973年埃及与以色列冲突中,他及时派出维和部队,避免了可能爆发的世界大战。 更重要的是,瓦尔德海姆成为了中国的"国际友人"。当选后第二年,他应邀访问北京,成为第一位访问中国的联合国秘书长。他被周总理的人格魅力深深折服,这也是为何他在周总理逝世时,不顾一切地为其降半旗致哀。 然而,就是这位与中国交情深厚的老朋友,在1981年寻求第三次连任时,却遭到了中方连续16次的坚决否决。这一戏剧性的转折,背后到底有着怎样的考量? 1981年11月4日,联合国大会会场气氛凝重。当播报员宣布"中国,反对!"时,全场一片哗然。这已经是中国代表凌青第八次对瓦尔德海姆连任投下反对票。在场的117位国家代表的目光都聚集在他身上,议论声四起。 在短暂的混乱后,第九轮投票即将开始。就在这紧要关头,一位工作人员悄悄走进会场,递给凌青一份来自北京的文件。这是邓小平的亲笔指示:"不要犹豫,不要多想,一否到底。"这简短有力的八个字,让凌青心中的大石落地。 当第九轮唱票到中国时,凌青坚定地举起手:"中国,反对!"整个会场再次炸开了锅。许多西方国家代表指责中方是在"胡搅蛮缠",美苏代表也紧皱眉头交头接耳。 表面上看,这是瓦尔德海姆与萨利姆之争,实则是中国与美国的角力。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希望保住这个重要席位,而中国则坚定地站在了第三世界国家一边。 有些西方代表私下对非洲国家说:"看吧,中国也就是做做样子给你们看,应付一下你们这些非洲国家后,下一轮就会弃权了。"可事实狠狠地打了他们的脸。 11月17日,联合国一天内竟组织了7轮投票,意图以高压态势迫使中方让步。但结果始终如一:中方坚决反对,票数无效!这让在场所有人都明白了中国的决心。 僵局之下,联合国提出了两个折中方案:一是由瓦尔德海姆先任两年再重选;二是由两位候选人"共享"下一个5年任期。这在联合国历史上闻所未闻,甚至连许多非洲国家也开始动摇,认为共享任期也算是一个突破。 然而中国的立场丝毫不变,决不妥协。无奈之下,瓦尔德海姆主动找到凌青,询问背后原因。凌青坦诚相告:"中国不是针对你个人,联合国已成立36年,你一人便担任了10年秘书长,已是很高荣誉。如今中国只是想支持第三世界担任秘书长候选人,这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中国的原则。" 听完这席话,瓦尔德海姆默默点头,当晚宣布退出竞选。五天后,萨利姆也知难而退。 12月9日第17轮投票,9位全部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候选人参选。最终,来自秘鲁的德奎利亚尔获得通过,中国投了赞成票,而美国则投下了弃权票,默认了这一结果。 1982年8月,德奎利亚尔访华,邓小平会见时表示:"中国是联合国安全理事会常任理事国,中国理解自己的责任。有两条大家是信得过的,一条是坚持原则,一条是讲话算数,我们不搞语言游戏。"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

戴梦维沐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