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做外卖的核心竞争力 根本不是外卖小哥的社保,而是成本 对京东集团利润构成而言 外卖属于亏损业务线,且规模越大亏损越多 根据大摩的报告,京东每增加5%的市场份额 将产生80~90亿的财务损失 而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很简单 京东现在的市场份额都是高额补贴带来的 那么问题就是,京东为何非要做外卖不可? 关于这一点,看一眼财报就知道了 京东的主营业务收入过程中 销售电器及消费电子产品占48% 日用百货占31% 物流服务占12% 电子商务平台和广告占7% 在当前市场生态中,前两部分的收入基本不会有增量 甚至不下滑就是好事了 而后两者想要增长 就必须利用好平台优势 复用已有资源,扩展上下游业务 外卖、网约车、跑腿都属于这一范畴 也就是本地生活服务 那么京东外卖复用了什么资源呢? 其实就是库存管理和配送路径优化 比如亚洲一号智能仓配体系和达达集团的骑手网络 而这些直接让京东做外卖的边际成本显著低于对手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京东敢给外卖小哥交社保 因为即使多交了一些钱 和竞争对手比 边际成本也依然不是劣势 当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 外卖好吃、便宜、质量好是更重要的 现在看来,便宜可以得益于5%的平台佣金 远低于目前市面上15%~25%的现有比例 而好吃和质量好可以由像高品质食堂餐厅这类策略来保证 既能让平台避免出现大量问题订单 又能让优质订单享受到更低的运营成本 但是别忘了,2013年美团一开始也是屠龙少年 外卖比堂食便宜,配送质量也很好 而如今京东之所以有机会进场 还不是因为黄焖鸡米饭不仅从15元涨到了30元 还满满都是鸡屁股 所以京东如此看重外卖 内因是自身的成本优势 而更根本的还是市场基本一家独大造成的竞争失调 用户根本想不到自己花了30块钱买了一份外卖 餐厅到手的恐怕只有十来块钱 而这种现象的不合理也并非一朝一夕, 所以许多大厂也确实看到了这里面的利润和优化空间 然后尝试进场。 然而真进来了才发现 这里面并不简单 比如滴滴、百度 他们也有家大业大的共性 也都在烧钱结束时退出了市场 现在京东进场客观来说 确实挑了个市场教育的更好 消费者期待不断被拉高的好时候, 但依然是不变的互联网抢地盘的打法路数 所以即使现在各类高档餐厅纷纷转做外卖 用户对高档外卖的接受程度不断增加 京东提升外卖质量的未来也并非一帆风顺 不过只要有竞争,就比一家多大好 毕竟京东要做外卖领域那条“鲶鱼”的决心已是毋庸置疑 所以你觉得强子这次会成功吗?
东哥这招高阿,外卖超时20分钟直接免单,而且是骑手掏钱,把兄弟们当牛马用、还满足
【17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