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8月17日,阎海文驾驶的飞机不幸中弹,跳伞的阎海文被风吹到了日军阵地,

趣叭叭呀 2025-04-27 10:34:25

1937年8月17日,阎海文驾驶的飞机不幸中弹,跳伞的阎海文被风吹到了日军阵地,面对包围过来的日本人,阎海文接下来的举动让日本人震惊不已。   1916年阎海文出生在辽宁省,幼年时阎海文跟随母亲生活在乡下,15岁的时候他考上了沈阳东关文华中学。可是这个时候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阎海文不得已流亡北平,进入了北平东北中学学习。   面对家乡东北的沦陷,也目睹了日军铁蹄肆意践踏祖国的土地。这让阎海文感到无比的痛心,他也暗暗地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为国家收复失地,将日本鬼子赶出中国。有了动力,阎海文开始奋发读书,同时也加强身体的锻炼,时刻准备着报效祖国。   1934年阎海文高中毕业,这个时候刚好赶上中央航空学校来北平招生。阎海文看到机会来了,毫不犹豫地报了名,经过层层考核,18岁的阎海文顺利被中央航空学校录取。   在航空学校,阎海文对自己严格要求,他也从一个对飞机一无所知的孩子变成了可以熟练驾驶战斗机的合格飞行员。他在日记中写道:“说到我的律己之道,要修正高尚的人格,洁白的心地,健旺的体魄,坚韧不拔的精神,丰富的学识,有纯正品行和奋斗的精神,以礼待人,讲义气,重节操,讲信用,做个为国为民的好青年。”他一直在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   1936年阎海文从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分配到了第五大队。随着抗日战斗的全面爆发,阎海文知道上阵杀敌报效祖国的机会到了。   1937年8月13日,淞沪会战爆发,这个时候在扬州机场的第五大队接到命令支援淞沪前线。上级要求第五大队轰炸停靠在上海的日军军舰和黄浦江边的日军司令部。   经过了4天的准备,航空第五大队派出了6架飞机,每架飞机携带了500磅的炸弹开始执行轰炸日本海军陆战队的司令部。阎海文就是其中之一,他们当时驾驶的是霍克—3型驱逐机。   飞机飞临上海上空时,日军司令部立刻做出了防空部署,不仅有防空炮还配备了高射机枪。加上日军司令部楼顶都是钢筋混泥土很坚固。战斗异常的激烈,阎海文等人冒着敌人的炮火驾驶飞机轰炸了一轮又一轮。空中飞机的轰鸣声,地面敌人的枪炮声,炸弹爆炸声混作一团,火光闪闪,黑烟滚滚。   突然之间,阎海文驾驶的战机被敌人击中了尾部,飞机失去了平衡,摇摇晃晃随时有坠机的危险。阎海文反应也足够灵敏,他迅速按下了弹跳按钮,弹出座舱,他打开了降落伞。   原以为解除了危险,可是谁知当时的上海风力很大,在空中飘荡的降落伞随风将阎海文带到了敌人的阵地。落地的阎海文意识到情况不容乐观。他割断了降落伞,掏出手枪抓紧找了个小土丘隐藏了起来。   在降落伞还在空中时,日本人就发现了阎海文,并根据降落伞的落点包围了过来。阎海文知道这时候是凶多吉少了,他没有害怕,也没有退缩,他将子弹上膛开始寻找合适的射击位置。   日军逐步包围了过来,并朝着阎海文藏身的大概方位喊话:“只要飞行士兵,你被包围了,速速出来投降。”   喊了好久不见阎海文走出来,日军开始继续前进。阎海文做好了战斗准备,瞄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日军就是3枪。敌人越来越多,可是作为飞行员的阎海文只有一支手枪和6发子弹。而且看到日军只是在不断地缩小包围圈,并没有开枪,阎海文意识到他们这是要活捉自己。   还剩两发子弹,“砰”,阎海文又打死一个冲在前边的日本人,现在就剩一发了。看着越来越近的日本人,阎海文看了看家乡的方向,用手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他喊道:“中国不可能有被俘的空军”。接着扣动带来扳机。   冲上来的日军看到倒在血泊中的阎海文,不禁对这个宁可以身殉国也也绝不当俘虏的中国军人充满了敬意,同时也将阎海文厚葬。   正是有着无数像阎海文一样的中国军人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现在的和平。他们的精神会传承下去,我们也要更加地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0 阅读:43
趣叭叭呀

趣叭叭呀

趣叭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