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驻联合国副代表吴婷这两天被骂上了热搜,就因为她长着中国脸、顶着中国姓,却出现在美方代表席里,还张嘴就是“中国扰乱贸易”,结果全网狂喷的“美籍华人反华”,实际上人家压根和华人八竿子打不着! 但鲜为人知的是,吴婷与中国并无实际关联。根据美国国务院公开资料,她出生于夏威夷,父母是第一代中国移民,自幼接受美式教育,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政治学专业毕业后,长期在美国外交系统任职,现任美国驻联合国副代表。 尽管能说流利中文,但其政治立场完全倒向美国,在2025年1月的安理会会议上,她曾无端指责中国通过出口军民两用产品支持俄罗斯,被中国代表当场驳斥。 这场争议的核心,在于公众对身份认知与政治立场的错位。吴婷的华裔身份成为舆论焦点,网民讽刺其为"香蕉人",甚至翻出其父母移民背景,质疑其"背叛血脉"。 但事实上,吴婷的立场是美国外交政策的延伸。正如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回应中指出:"外交代表的言行代表国家意志,与个人族裔无关。" 值得关注的是,吴婷的言论在国际场合遭到广泛质疑。4月23日的安理会会议上,中国联合80多国批评美国单边关税政策,揭露其"301调查"对全球供应链的破坏。 俄罗斯、伊朗等43国联署声明痛斥美国"经济殖民",巴西、印尼等发展中国家列举具体案例控诉美国关税霸凌。面对这一局面,吴婷试图转移话题,却被傅聪大使当场质问:"美国对盟友加征钢铝关税,这叫公平?对发展中国家搞'关税羞辱',这叫规则?" 而这场交锋也折射出美国外交策略的深层矛盾。近年来,美国频繁启用少数族裔精英担任对华事务要职,如前驻华大使骆家辉、副国务卿舍曼等,试图通过"身份战术"模糊议题焦点。 但中国始终以"国家行为"而非"族群身份"定义博弈性质,傅聪在会议上强调:"规则不是华盛顿的玩具,多边主义容不得单边霸凌。" 事实上,吴婷的言论早已被事实戳穿。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对美贸易顺差同比下降12%,而美国消费者因关税政策年均多支出5000美元。 联合国贸发会议报告指出,美国单边关税导致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下调0.6个百分点,其政策反噬效应已显现。 或许正如傅聪大使在会议结束时所言:"真相不言自明。"当吴婷的"反华"言论遭遇现实数据的无情打脸,这场由身份标签引发的舆论风暴,终将在多边主义的浪潮中消散。 而那些试图用族裔身份制造对立的政客,最终不过是霸权衰落的注脚。 对此,你又有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美国终于承认:这是战略性误判!这样的格局,真不能怪中国!美国终于承认:这是历史
【46评论】【10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