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歼35五代机完成弹射测试,“福建”舰距离服役已经不远了?

国际万花筒 2025-04-27 10:59:15

4月25日,根据外国军事媒体“Army Recognition”的报道,中国已经在“福建”舰上完成了首次实机电磁弹射,参与战机型号为歼35,时间大致在3月下旬。 Army Recognition网站没有说明信息来源,对此消息似乎也不敢100%确认。但给出了高度评价,称此事如果得到中国官方的正式确认,那这一事件将标志着中国海军航空兵在发展上,已经取得了一个“里程碑式的进步”,歼35已经被全面的纳入航母战斗群主力舰载机型号,而且“福建”舰的电磁弹射能力也已经达到了实用化水平。 实话实说,这则消息的真实性存在较大问题。按照已知信息,“福建”舰2022年6月下水,截止到2025年的5月份之前,已经完成了7次海试。最近的第4次和第7次海试间隔非常短,总共用时110天左右。“福建”舰已经完成了“小车弹射测试”,也就是使用带配重的小车模拟战斗机质量,验证电磁弹射的可用性,并在多次的海试中逐步验证了它的可靠性。2024年9月的《淬火》节目中甚至给了电磁弹射器一个特写,表明该技术已较为成熟,“可以展示”。 歼-35的定位是中国研制的第5代隐身战斗机,官方明确透露有空军版、舰载机版和外贸版,所以上舰本来就是早晚的事。“歼-35舰载版”已多次出现在“福建”舰的相关报道中,早在2023年的12月,“福建”舰的甲板上被拍到有一架隐身战斗机的模型,根据后来的信息可以确定它就是歼35。2024年“福建”舰在海试期间,甲板上又一次出现折叠机翼的隐身战机模型,最终确认仍然是携带着歼35的舰载版模型进行技术验证航行。

所以结合时间线,这次外媒的报道可能比我们的实际进度早了一些。按照美军的经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应当已经进入高级测试阶段。舰载机起降测试,是迈向实战的关键一环。虽然“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和歼35舰载机分型(至今没公开露面)的测试均已经取得不俗进展,但公开信息未明确报道,歼35已完成实际电磁弹射起飞。 考虑到歼15T(弹射型歼15)的技术成熟度更高,所以“福建”舰首次弹射测试的对象,选择歼15T似乎是更为稳妥的。而歼35的弹射测试,可能在后续海试中再慢慢进行。也就是说,当我们能够证实歼15T进行了类似弹射试验以后,歼35的弹射测试才可能真正展开。之后,“福建”舰还需要经历更为漫长的稳定性测试阶段,才能真正的宣布“福建”舰可以服役。 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歼35未来是否能够加入到中国已经服役的两艘航母上,帮助其提升战斗力。毕竟中国之前服役的这两艘航空母舰即“辽宁”和“山东”均采用滑越甲板,还在使用歼15这样的第4代舰载战斗机。舰载机在滑跃甲板航母上起飞,需要依赖飞机自身推力和甲板进行滑跑,最大起飞重量受限,而且甲板空间和机库容量都较小。通过公开图片可以发现,歼15的尺寸明显大于歼35,折叠机翼后,“辽宁”和“山东”舰携带的数量还会有一定提升。 毫无疑问,歼35在开发的初期阶段,肯定就已经充分考虑了和上述两艘航母的适配能力:发动力动力足够起飞,尾钩和强化起落架也和这两艘航母完美适配、但估计歼35还是很难克服在滑跃航母上需要轻载的问题,所以理论上仍然需要通过调整起飞重量适配滑跃模式,因而作战能力受到一定限制。未来“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都不可能只携带歼35,歼35还都需要歼15T、歼15D的配合,形成4代5代机的混搭。

0 阅读:382
国际万花筒

国际万花筒

外交风云实时追踪,深度剖析国际关系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