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旅顺苏联海军军官的家属带着孩子玩耍。她们渐渐将旅顺当成了自己的家。原

纯情如雪 2025-04-27 11:27:04

1952年,旅顺苏联海军军官的家属带着孩子玩耍。她们渐渐将旅顺当成了自己的家。原本,苏联承诺就在这一年撤军,可是因朝鲜战争的爆发推迟到了1955年完成撤离。 1952年的旅顺,苏联海军军官的家属们带着孩子在街头玩耍,日子过得简单又踏实,她们甚至觉得这里就是家。可谁能想到,一场远处的战争会让她们的计划全乱了套?苏联原本说好这一年撤军,结果因为朝鲜战争拖到了1955年。 20世纪50年代的旅顺,有一群特殊的“外乡人”——苏联海军军官的家属。她们跟随着丈夫来到这片土地,带着孩子,慢慢在这扎下了根。那时候,旅顺的苏联驻军有12万人,军官家属大概占了3.2万。她们大多住在太阳沟、列宁街这些地方,住的都是俄式房子,带着点家乡的味道。 这些家属里,有像安娜这样的人。她从莫斯科来,丈夫是海军校官,1950年被派到旅顺。她带着两岁的小儿子米沙一起过来。刚到时,她心里挺忐忑,毕竟是异国他乡。不过,住进带暖气和抽水马桶的房子后,她安心了不少。她喜欢煮红菜汤、烤黑列巴,这些熟悉的味道让她在这陌生地方找到了依靠。 旅顺的生活有它特别的地方。那时候“一地两制”,军事区跟中国居民区分开,进出得凭通行证。安娜透过栅栏,能看到中国老百姓挑着担子走过,或者听到小贩的吆喝声。她学了几句简单的中文,跟附近的妇女打招呼,虽然聊不了太多,但那点人情味让她觉得挺暖心。 1952年本来是个关键年份。苏联早先承诺这一年撤军,大家都开始收拾行李,准备回国。可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局势一下子变了。安娜的丈夫工作忙得脚不沾地,经常半夜才回来。军事区的气氛也变得紧张,大家伙儿心里都悬着。撤军的事一拖再拖,日子就这么过下去了。 在这儿待了五年,安娜她们也经历了不少。米沙在幼儿园学会了叠纸船,跟小伙伴到处跑。安娜跟邻居们混熟了,大家一起做针线活,聊聊家常。这些事让她觉得旅顺不再只是个落脚点,而是有了家的感觉。她甚至想过,要是能一直在这儿生活也不错。 但历史哪有那么温柔。1955年,朝鲜战争终于消停了,苏联开始撤军。安娜一家不得不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走之前,她带着米沙又逛了逛熟悉的街道,看着那些房子,心里五味杂陈。离开那天,码头人挤人,轮船一响,她站在甲板上看着旅顺港变小,眼眶有点湿。 回了莫斯科,安娜和丈夫努力适应新生活。米沙上学后老跟同学讲在旅顺的趣事。安娜偶尔收到老邻居的信,大家聊聊近况,回忆那段日子。到晚年,她常捧着杯红菜汤,盯着窗外发呆,脑子里全是旅顺的影子。 米沙长大后研究历史,尤其是中苏关系。他说,小时候在旅顺的日子是他最宝贵的回忆。对安娜来说,那五年是她这辈子抹不掉的一段经历。这段历史不只是大国间的博弈,也是普通人生活的缩影。

0 阅读:55

猜你喜欢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

纯情如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