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贸易战,撕开了多少盟友的伪装?当我们用6000多公里铁路、8000亿欧贸易额

灵槐说娱乐趣事 2025-04-27 16:18:24

一场贸易战,撕开了多少盟友的伪装?当我们用6000多公里铁路、8000亿欧贸易额换不来关键时刻的一句公道话,才懂国际从来不是慈善课堂。   欧洲“战略自主”的口号喊得那叫一个响亮,马克龙那嘴皮子跟抹了蜜似的,逢人就说“欧洲得支棱起来,做中美之外的第三极!”   德国总理朔尔茨也跟着帮腔,说欧盟在国际上必须得有“响当当的话语权”,那架势,好像下一秒欧洲就能甩开美国自己单干了。   结果呢?美国那边一咳嗽,欧洲立马就开始“嗓子疼”。   要知道,中国一直是欧洲半导体设备的重要市场,我们每年从欧洲进口大量的高科技产品,可在关键技术领域,欧洲选择了跟风美国的“去风险”策略。   合着这“战略自主”是纸糊的灯笼——一吹就破啊?嘴上喊着要当“独立大哥”,身体却比谁都诚实,美国一使眼色就赶紧站队。   在能源这事儿上,欧洲那操作更是让人想拍大腿——不是点赞的那种,是恨铁不成钢的那种!   俄乌冲突一爆发,欧洲跟美国屁股后面,卯足了劲制裁俄罗斯能源,结果好了,自家天然气价格跟坐了火箭似的往上蹿,工厂里的机器都快因为“烧不起油”罢工了。   按理说,这时候抱中国大腿才是正经事啊!咱别的不说,光伏板堆起来能绕地球三圈,风电技术能让西伯利亚的风都“点赞”,但凡欧洲敞开心扉跟咱合作,不说立马解决危机,起码能缓口气吧?   可倒好,美国在边上吹个口哨,欧洲立马转头对咱摆起了谱:一会儿说中国光伏“价格太低不讲武德”,一会儿又搞什么反补贴调查。   宁可抱着美国给的“画饼”挨冻,也不愿跟咱实实在在换技术——这“战略自主”听着多高大上啊,咋落地就成了“美国指哪儿我打哪儿”的闹剧呢?   再说说非洲兄弟这边,咱可是真拿他们当“自家兄弟”处啊!   这些年在非洲砸的基建项目,那叫一个实在:6000多公里的铁路跟“钢铁毛细血管”似的,扎进非洲的荒野里,把那些原本连快递都送不到的小城都串成了“兄弟连”;   港口修得跟模像样,以前靠骆驼运货的地方,现在能停万吨巨轮;学校医院盖得比当地酋长的茅草屋还气派,咱图啥?不就图个“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吗?   结果呢?一到国际投票的时候,某些非洲兄弟就开始玩“躲猫猫”了:涉疆涉港的议题上,这边收着咱修的铁路,那边举着弃权票装“小透明”,更有甚者还跟着西方瞎起哄。   咱就纳了闷了,这铁路是给外星人修的吗?合着咱花真金白银堆出来的“情谊”,比不上西方一句轻飘飘的“口头承诺”?   其实,非洲国家的选择也有其自身的考量。许多非洲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对西方国家仍有一定的依赖,他们担心得罪西方会影响到自身的发展。   但无论如何,我们花费了大量的心血和资源,却在关键时刻得不到支持,怎能不让人寒心呢?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这是一场贸易战带来的启示,也是我们在国际社会中成长必须经历的阵痛。

0 阅读:0
灵槐说娱乐趣事

灵槐说娱乐趣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