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老百姓的
感受出发
上海松江,有一个佘北家园。这是一个动迁大居。这里的多位老年居民,近期为一事所扰,那就是松江105路公交车,班次间隔高达90分钟,要坐车去第一人民医院,实在不方便。而与此同时,松江104路每30分钟就有一班,可车上乘客寥寥无几……
根据“话匣子”,顾阿姨因为身体原因,隔三岔五就得去第一人民医院检查。但是松江105路公交车,90分钟才有一班,去的时候还能掐点上车,回来却经常乘不到。
此外,小区里不少人,也会去佘山镇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看病,也要乘105路。一边看病,一边惦记车子,病看得都不安心!
顾阿姨说,松江105路“一车难求”,同样服务于佘北大居的松江104路,却基本上没人乘。她反映这个问题已经两年了,还是没改变。
“话匣子”的记者,也拨打了松江公交服务热线。现在,松江104路每20-30分钟发一班车,日均客流40人左右。松江105路每80 -90分钟发一班车,日均客流在245人左右。
从这个数据来看,确实存在“冷热不均”的现象。个人感觉,在2025年的上海,要从老百姓的感受出发,从大数据的规律出发,来调整公交班次。而且,这样的调整,要配套相应的服务,要“小步快走”,要争取“天天有改进”。
郊区本来地铁就少,如果公交安排再不合理,那让郊区的老人怎么办呢?毕竟,住在郊区的老人,也是上海老人。上海市今日热点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