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襄阳,无人机巡逻时发现一居民院内种有罂粟。民警立即上门了解情况,大爷回答说这些罂粟是自己用来泡水喝的。民警听后哭笑不得,向大爷普及法律知识后,大爷接下来的举动更加让人意外! 信息来源:中国青年报2025年4月25日 4 月 24 日,襄阳市襄城分局的无人机在居民区上空盘旋时,操作员突然瞳孔骤缩 —— 某户小院里几丛叶片锯齿状的植物,像极了毒品原植物罂粟。经验丰富的民警立即启动 “无人机 + 地面” 双轨核查机制,这场 “空中扫毒” 行动背后,藏着基层执法的智慧与温度。 推开院门,白发苍苍的赵某正蹲在花池边浇水。面对民警质问,老人拍着大腿直叹气:“隔壁老张头说这花泡水能止泻,我哪知道是犯法的?” 他颤巍巍捧出个玻璃罐,里面泡着暗褐色的罂粟壳,浑浊的液体泛着诡异的光泽。 这场 “偏方闹剧” 背后,是老年人健康焦虑与法治意识错位的碰撞。据办案民警透露,类似案例近年激增,仅襄阳市今年就查获 12 起老年人因 “治病” 种植罂粟的案件。更令人心惊的是,这些偏方往往通过广场舞群、社区麻将桌口口相传,形成隐秘的 “银发毒圈”。 当民警耐心讲解罂粟的成瘾性与法律后果时,老人的手抖得更厉害了:“早知道这是‘糖衣炮弹’,打死我也不碰!” 戏剧性的转折发生在铲除现场 —— 老人主动扛起锄头,将亲手种下的 “祸根” 连根拔起,嘴里念叨着:“这哪是药,分明是阎王催命符!” 执法者的温情同样令人动容。鉴于赵某年逾七旬且无主观恶意,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作出罚款 500 元、免于拘留的决定。更暖心的是,民警现场联系社区医院,为老人开通慢性病诊疗绿色通道。 这场执法行动暴露的深层矛盾,值得全社会深思。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人群慢性病患病率超 75%,但基层医疗资源缺口巨大,导致许多老人轻信偏方。正如戒毒专家所言:“罂粟水的‘疗效’,不过是毒品对神经系统的麻醉,最终会让人坠入深渊。” 从 “养生偏方” 到 “法治课堂”,这场荒诞剧照见了人性的复杂与执法的温度。当七旬老人挥锄铲除罂粟的瞬间,他铲除的不仅是违法植株,更是对陈旧观念的自我革新。 对某些 “偏方文化” 的信徒,我只想说:“别让无知的善意,变成伤害自己的利刃。” 而对执法者,不妨多些 “无人机 + 社区医生” 的组合拳,让法治的阳光照亮每个角落。毕竟,真正的健康,从来不在偏方里,而在科学与法律的护航中。
“这个大爷火到人民日报了!”警方用无人机巡查发现,一大爷疑似种植毒品!不料,当警
【18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