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但他认为这东西太简单懒得收取专利费,甚至他在20年后还认为二维码会在10年之内被淘汰,而这时二维码早已被中国人申请注册了。如果当时腾弘原放弃索取专利费,中国一年至少要给日本50亿元。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在现代社会中,要说一天消耗量最大的东西,那绝对是二维码。 不管是乘车、支付还是加好友,一个二维码统统都能搞定。 可以说,我国绝对是二维码使用最广泛的国家。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二维码的发明者其实是日本人。 并且这种看着充满“高科技”的东西,早在1994年就已经出现。 而要说到二维码的诞生,不得不提的就是它的前身——一维码。 一维码是当时世界上最普遍应用的一种条形码。 但是,一维码的弊端也很明显。 反应速度慢、信息容量小,并且还只能用实体的扫描枪进行扫描,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在这种情况下,二维码应运而生。 它的发明者叫做腾宏原,是日本电装公司的职员。 这家公司在1949年从丰田汽车独立出来。 不过,他们的业务依旧是给丰田汽车提供零配件。 汽车的零配件有很多,并且还需要匹配上不同的信息。 因此,条形码在这里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但是,传统条形码能够承载的信息有限,这给公司的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 于是,腾宏原就想发明一种更加方便使用的“码”。 他说干就干,在公司的支持下,他组建了研发团队,并开始进行了为期两年的研究。 终于,在1994年,二维码被发明了出来。 这种由黑白块组合形成的图形,能够储存的字符数量,是一维码的250倍。 二维码的出现,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不过,在腾宏原眼中,这种二维码太简单,迟早会被社会所淘汰。 日本手人发明了二维码,但是却只将其应用在特定的收费项目上,丝毫没有预料到二维码巨大的发展前景。 腾宏原更是表示,二维码的使用期限只有十年。 正因为如此,他们并没有将这项发明申请专利。 没想到,在几年之后,二维码却被中国“捡了漏”。 2001年,一位叫做“王越”的中国工程师在日本第一次看到了这种东西。 他敏锐地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 回国之后,他就开始对二维码进行研发。 他先是将二维码进行小范围推广,后来随着互联网的流行,这种码终于开始流行起来。 2011年,凌空网创始人徐蔚申请注册了“二维码扫一扫专利”。 之后,微信推出的“扫一扫加好友”功能,更是直接让二维码火遍了全国。 之后的几年里,徐蔚相继拥有了中、美、日等国家的专利权。 不知道这时候的腾宏原,有没有将肠子悔青。 当年的的他对这项技术不屑一顾,结果到头来,他们使用二维码还要支付专利费。 如果他当时申请了专利,按照二维码在中国的普及程度来看,我国每年都要向他们支付一大笔费用。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二维码的功能不断升级。 只要有手机,人们可以不带钱包、不带乘车卡,只需要一个二维码就能全部搞定。 而在中国,移动支付更是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甚至有了一个“新四大发明之一”的称号。 二维码的出现,不仅仅代表着科技和技术的进步,更是成为了连接人们日常生活的桥梁。 如今,全世界的用户加起来,每天都要消耗100多亿个二维码。 这时有人会想,二维码用的这么快,难道就不会有用完的那天吗? 确实,二维码的总数确实是有限的。 但是即便它有限,但是总数也接近无穷大。 并且随着技术的进步,原始的黑白二维码升级成了各种颜色的二维码。 这就再次增加了二维码的数量。 因为,我们完全不需要担心“用完”这个问题。 二维码给我们提供了很多便利。 即便有一天它会被淘汰,那也一定代表着有更加先进的东西被发明了出来。 主要信源:(荔枝网新闻——日本人发明了二维码,可是赚大钱的却是中国人)
1994年日本人腾弘原发明了二维码,但他认为这东西太简单懒得收取专利费,甚至他在
尔说娱乐
2025-04-28 16:49:35
0
阅读:175
眼科专家
二维码的数量可是相当庞大的,即便每天消耗一百亿个,都够用几十万年的,还绰绰有余。
大圣齐天
无耻。
息灭贪瞋痴
呵呵,收钱就不用了,白马黑马都是马[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