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曾担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可未来的岳母却提出要马林拿出百万聘金,事情的发展开始脱离他的预料。 马林这人,1970年代生人,年轻时运气不错,参了军,还被挑中给邓小平当警卫员。那会儿能干这活儿,得身手好、脑子活、人可靠,马林全占了。在首长身边几年,他见识了不少,也攒了点人脉。不过,1990年代初,部队改制,他退了伍,琢磨着不能一辈子靠死工资,得出去闯闯。于是,他下了海,干起了生意。那年头下海的人多,能成的不多,马林算有点小聪明,搞了个小贸易公司,专倒腾些日常用品,赚了点钱,但离大富大贵还差得远。 1995年,马林在一次生意场上认识了赖敏英。她是台湾人,长得挺秀气,性格也好,家里条件更不用说——她爸妈在台湾做生意,资产不少。两人聊着聊着就对上眼了,赖敏英喜欢马林的实在,马林呢,也被她的温柔吸引。没多久,两人就确定了关系,打算结婚。马林想着,自己虽然不是啥大老板,但好歹有点积蓄,结个婚应该没啥问题。可他万万没想到,问题不是出在他身上,而是出在赖敏英的家里。 1996年,马林跟赖敏英商量着要把婚事定下来。他那会儿31岁,觉得自己混得还行,生意稳定,攒了大概七八万块钱,在当时算过得去。他跑去台湾见赖敏英的爸妈,想把事情敲定。结果一见面,气氛就不对劲。赖敏英的妈是个精明人,看马林穿着普通,谈吐虽然实在但没啥派头,心里就有点看不上。她没直接说啥,就是旁敲侧击问马林的经济情况。马林老实交代,说自己刚起步,手头不算宽裕,但以后肯定会努力。谁知这话说完,赖妈妈脸色一沉,直接扔出个大招:要结婚可以,聘金一百万,少一分都不行。 这事儿搁谁身上都懵。一百万,在1996年是啥概念?那会儿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也就几百块,马林做生意一年赚个十来万已经算不错了,一百万对他来说跟天文数字没啥区别。他当场就傻了眼,但也不好发作,只能硬着头皮说考虑考虑。回大陆后,他整宿整宿睡不着,心想这婚还结不结得成?赖敏英那边倒是挺支持他,说她会跟家里谈,可她妈态度强硬得很,根本不松口。 马林也不是那种轻易认输的人。他琢磨着,要不就拼一把,把生意做大点,争取把钱凑齐。于是,他开始四处找机会,拉朋友入伙,跑贷款,想着搏一搏。可那年头生意哪有那么好做,他试着接了几个大单,结果市场波动太大,货没卖出去不说,还赔进去不少本钱。眼看着日子一天天过去,聘金的事儿没半点进展,他心里那叫一个堵。 赖敏英也不是没努力。她在家跟她妈吵了好几架,说马林人好、有担当,钱可以慢慢赚。可她妈就是死咬着不放,说女儿嫁人得找个有钱有势的,不然以后日子不好过。赖敏英急得不行,但她一个当女儿的,拗不过她妈,只能干着急。时间长了,马林这边压力越来越大,他甚至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配不上赖敏英。 就在这时候,事情有了点转机。马林有个老战友,在北京混得不错,听说他这事儿后,主动找上门来,说可以帮他搭条线,做点政策扶持的生意。这战友当年跟马林一起当过兵,关系铁,知道他靠谱,就拉了他一把。马林抓住这机会,跑前跑后,终于接了个大项目,赚了第一桶金——大概三十多万。虽说离一百万还远,但总算有了点底气。他拿着这钱,又去找赖敏英的妈谈判,说自己会继续努力,希望给个机会。 赖妈妈见他这么有心,态度稍微软了点,但还是没松口一百万的要求。关键时刻,赖敏英站了出来,直接跟她妈摊牌,说她非马林不嫁,要是不同意,她就一辈子不结婚。这话算是戳中了赖妈妈的软肋,她虽然强势,但也怕女儿真犟起来。加上马林这边的诚意,她最后退了一步,把聘金降到五十万,还说剩下的可以用时间换,只要马林婚后证明自己能给女儿好日子就行。 马林咬咬牙,凑齐了五十万。1997年,他和赖敏英终于结了婚。婚后,他没停下脚步,继续做生意,几年后还真把日子过得红火起来。赖妈妈后来也承认,马林这人虽然起点不高,但有股子韧劲,配得上她女儿。
1996年,曾担任邓小平警卫员的马林准备结婚,可未来的岳母却提出要马林拿出百万聘
浅笑对风吟
2025-04-28 17:52:5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