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谢楠因私自开枪为牺牲的战友送行而被开除军籍,20年后,谢楠带着957朵玫瑰花重返烈士陵园,用花朵铺满整个陵园,献上她感人至深的战友情。 谢楠出生在一个军人世家,父母都是军人,从小她就听着父母讲战场上的故事,对军旅生活充满向往。1981年,高中毕业的她,毅然放弃高考,投身军营,成为一名女医务兵。她的选择不是一时兴起,而是从小就有的梦想。她觉得自己能像父母一样为国家出力,是件特别值得骄傲的事。在部队里,谢楠干活踏实,业务能力强,吃苦耐劳,很快就得到了上级和战友的认可。她把每个战士都当成自己的兄弟姐妹,尽心尽力照顾他们。 1984年,中越边境的局势越来越紧张,谢楠所在的部队接到命令,随时准备上前线。那时候,她第一次真正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伤员一批批被送进战地医院,很多都是年轻的小伙子,有的才刚入伍没多久。她看着这些鲜活的生命在眼前消失,心里特别不是滋味。在老山前线,她认识了不少战友,其中有个叫赵勇的同乡,特别让她印象深刻。赵勇才17岁,个子不高,笑起来憨憨的。他家境不好,父母身体也不行,但他从不抱怨,总是乐呵呵的。有一次,他想给家里买个收音机,找谢楠借钱,说要15块,但谢楠当时手头紧,只给了他10块。这件事后来成了她心里的一根刺。 没过多久,赵勇在一次任务中牺牲了。当时他所在的部队被敌人伏击,他为了掩护战友,永远留在了战场上。消息传来的时候,谢楠整个人都懵了。她怎么也接受不了,那个老是笑眯眯的小伙子,就这么没了。在前线的日子,她眼睁睁看着一个个战友倒下,心里的悲痛压得她喘不过气。到了部队的最后日子,她实在忍不住了,违反军规,私自开了几枪,想为牺牲的战友送行。她觉得这是她能做的最后一件事,哪怕代价很大。这个举动让她失去了所有军功,还被开除了军籍,连入党的机会都没了。 离开部队后,谢楠没让自己闲着。她决定重新读书,考上了北京的一所大学。大学生活让她见识到了更大的世界,也认识了不少朋友。毕业后,她留在北京,在中关村开始创业。靠着在部队锻炼出来的韧劲和脑子,她的事业慢慢有了起色,日子也过得不错。可不管生活多好,她心里总有个疙瘩解不开。那些战友的面孔,尤其是赵勇的笑容,老是出现在她梦里。她经常半夜醒来,满脑子都是老山前线的回忆,心里空落落的。 2004年清明节,谢楠终于下定决心,带着957朵玫瑰花回到了麻栗坡烈士陵园。这957朵花,是她为陵园里长眠的957位烈士准备的。她觉得红玫瑰代表着年轻和热血,正好能表达她对战友们的思念。那天,她花了整整一天,把花一朵朵摆在墓前,直到整个陵园都被红色盖满。她站在那儿,看着这片花海,心里终于平静了点。她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她要做更多事的开始。 回来后,谢楠在北京开了个“老兵之家”的茶馆。这地方不大,但成了老兵和烈属的聚集地。大家在这儿聊过去的事,有时候说说笑笑,有时候抹着眼泪。谢楠不光提供个地方,她还经常跑去帮烈属解决问题。有的老兵年纪大了,生活困难,她就想办法帮他们筹钱;有的烈属想来看墓但走不动,她就亲自去接送。她觉得,这些人都是英雄的家人,她得尽一份力。 除了茶馆,谢楠还四处找烈士的家属。很多老人家境不好,腿脚也不行,没法来祭拜亲人。她就挨家挨户跑,帮他们了却心愿。她不怕累,也不嫌麻烦,只想让这些英雄的亲人心里好受点。慢慢地,她的行动感动了不少人,有人开始捐钱,有人跟着她一起帮忙。渐渐地,这股暖流传开了,大家都想为老兵和烈属做点什么。
1984年,谢楠因私自开枪为牺牲的战友送行而被开除军籍,20年后,谢楠带着957
文山聊武器
2025-04-28 18:23:29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