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太监寇连材冒死对慈禧道:“大清快亡了,还望老佛爷以国事为重。”慈禧听

雨后清新阁 2025-04-29 00:39:05

1896年,太监寇连材冒死对慈禧道:“大清快亡了,还望老佛爷以国事为重。”慈禧听完却哈哈大笑。寇连材是一个太监,但他死后,京城士大夫对他顶礼膜拜,梁启超更称其为“烈宦”。 这时候,出场了一位名叫寇连材的太监小哥,他原本是个穷得叮当响的农村娃,老爸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一咬牙一跺脚,直接给他来了个“性别转换手术”,送进宫当起了小跟班。寇连材也是个狠人,从最底层摸爬滚打,挨骂受累那是家常便饭,好在人家有手艺,一手梳头技术那是杠杠的,愣是把慈禧伺候得舒舒服服,成了红人一枚。 可当他有了监视光绪皇帝的“特权”后,眼界大开啊!原来皇上也是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可惜被一堆老顽固压得跟孙子似的,改革的小火苗都快灭了。寇连材心里那个急啊,他决定,就算是个小太监,也得吼两嗓子,给这沉闷的宫廷添点“调味料”。国家眼瞅着要玩儿完,寇连材心里的小算盘开始噼里啪啦响。他琢磨着,不能再给慈禧打小报告说光绪的事儿了,得悄悄站队这位挺惨的皇上。直到有一天,他“哐当”一声跪在慈禧那冷冰冰的寝宫地上,额头都磕出印子了,哑着嗓子吼:“老佛爷啊,大清快完蛋了!您得醒醒,管管国家大事啊!”慈禧一听,不光没心疼,反而乐呵上了,觉得这家伙肯定是疯了,大手一挥,直接给判了死刑。 快上刑场了,寇连材朝天大吼:“老天爷啊,大清这回是真要散场了!”这一嗓子,既是他对自己倒霉蛋命运的吐槽,也是给那些还没睡醒的国人敲警钟。脑袋一掉,血溅京城黄昏,可他的名字,却就这么刻进了历史书里。 寇连材虽然走了,但他在后人心里那是顶呱呱的。那些文人墨客,一个个给他立碑写文章,梁启超还封他是个“烈宦”。这家伙,出身低微,但抗争起来那是相当有骨气;他没拿枪没拿刀,却用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的辛酸。可能啊,只有真正钻进这段历史里的人,才能体会到“烈宦”这俩字,沉得跟啥似的。

0 阅读:31

猜你喜欢

雨后清新阁

雨后清新阁

雨后清新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