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被中国海关退回30万吨“漂白”美国大豆!拆开之后发现,连美国原装的大豆袋子

谈天鉴夕朝 2025-04-29 10:45:19

阿根廷被中国海关退回30万吨“漂白”美国大豆!拆开之后发现,连美国原装的大豆袋子都没换!装的也太不像了! 事情的起因要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说起 ——3 月 10 日,中国对美国大豆加征 10% 关税,4 月 10 日又将税率提升至 84%,导致美国大豆进口成本暴涨 94%。 与此同时,阿根廷作为全球第三大大豆出口国,其大豆出口关税仅为 30%,且与中国签有自贸协定,关税进一步优惠。这就像在国际贸易的天平上,一边是美国大豆被压得抬不起头,另一边是阿根廷大豆轻松通关。 按理说,美国大豆直接出口中国已经无利可图,但贸易商们却盯上了阿根廷这个 “中转站”。 他们的操作手法简单粗暴:先把美国大豆运到阿根廷港口,直接换个印有阿根廷标识的包装袋,甚至连原装的美国大豆袋子都没换,就堂而皇之地以 “阿根廷原产” 名义申报出口。 这种 “换马甲” 的行为,本质上是利用原产地规则的漏洞 —— 根据国际贸易规定,只要货物在第三国进行了 “实质性加工”,就能获得该国原产地资格。 但问题在于,这些大豆仅仅是换了包装,连一粒豆子都没加工过,属于典型的 “洗产地” 行为。 为什么阿根廷会成为这场闹剧的主角?这和阿根廷自身的经济困境密切相关。作为传统农业国,阿根廷的大豆产业长期被美国 ADM、嘉吉等跨国粮商控制。 2025 年阿根廷遭遇严重旱情,大豆减产超过 30%,国内压榨企业面临原料短缺,不得不从美国进口大豆维持生产。而跨国粮商则趁机将美国大豆低价卖给阿根廷企业,再通过 “转口贸易” 高价倒卖给中国,赚取中间差价。 这种操作不仅让美国大豆变相进入中国市场,还让阿根廷企业获得了加工费和出口退税,看似 “双赢”,实则是对中国关税政策的公然挑衅。 不过,中国海关的火眼金睛很快识破了这套把戏。2025 年 4 月,中国海关总署联合巴西、阿根廷建立了跨境区块链溯源平台,要求大豆供应链上传种植地 GPS 坐标、运输路径等全流程数据。 当这 30 万吨 “阿根廷大豆” 抵达中国港口时,海关通过检测发现其蛋白质含量、杂质率与美国中西部大豆高度吻合,结合物流数据追溯,最终认定这批大豆原产于美国。 更讽刺的是,部分大豆包装袋上还残留着美国企业的标识,甚至连生产日期都没来得及修改,这种 “偷懒式” 的包装更换彻底暴露了真相。 这场 “漂白” 闹剧的背后,折射出全球农产品贸易的深层矛盾。美国为了维持大豆出口优势,不惜通过第三国 “曲线救国”,而阿根廷为了短期经济利益,甘愿充当 “洗白” 工具。 但中国的反制措施已经升级 —— 除了加征关税,还通过区块链技术构建 “大豆身份证”,从种植到运输全程溯源。 未来,任何试图通过 “洗产地” 逃避关税的行为,都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和更严厉的处罚。这场由关税差引发的博弈,最终买单的不仅是投机商人,还有那些试图挑战国际贸易规则的国家。 信息来源:新浪财经:进口美国大豆一周减少7万多吨,中国海关锁死美豆“洗白”通道

0 阅读:1
谈天鉴夕朝

谈天鉴夕朝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