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伶刘喜奎为了拒绝袁世凯,曹锟等权势的求婚,就随便找了一个男人结婚。让刘喜奎没想到的是,丈夫不仅比她大了13岁,还是个病秧子,而且婚后不久就去逝了,让刘喜奎年纪轻轻就成了寡妇。 自古以来,迈进梨园行便是自毁前程,进入了下九流。 那个年代,迈入梨园行的,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被人瞧不起,但是刘喜奎却不一样。 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刘喜奎是红透半边天的名坤伶,是能跟谭鑫培、杨小楼唱对台戏的女演员”,她是跟梅兰芳一起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戏曲舞台被称为“金童玉女”。 当时的《民国大腕》评价说“名伶刘喜奎不仅迷倒无数观众、戏迷,还曾迷倒民国五位总统。 周总理评价刘喜奎说“刘喜奎不贪富贵,不图享受,所以她在旧社会能够这么坚强。刘喜奎是中国戏曲界的明珠”。 然而,刘喜奎作为演员无疑是成功的,但是她的感情生活却是不尽如人意的。 刘喜奎是河北人,八岁时去了天津科班学习戏曲,十岁时她就已经出师了,经常跟着团队在各地演出。 为了顺应时代的潮流,刘喜奎开始在“崇雅女科班”进修。 刘喜奎是很有天赋的女子,学习不久,她就可以登台演出了。 后来,经过一番包装,刘喜奎首先在“中和园”挂牌演出。 没想到演出后,她一炮走红。在上海与周信芳同台,在天津、北京与谭鑫培、杨小楼合作,都获得了好评。 没有多久,刘喜奎就变成了“梨园第一红”的著名坤怜,连伶界大王谭盔境都说:“男有梅兰芳,女有刘喜奎,吾其休矣!” 刘喜奎的名声传了出去,她不仅受老百姓的欢迎,而且当时有权势的几个人物也盯上了她,比如袁世凯、曹锟等人。 一次,袁世凯以总统的名请刘喜奎去中南海唱堂会,袁世凯把她领到一个没人的房间,他告诉刘喜奎没事,之后刘喜奎二话没说,借着化妆的理由就走了。 之后袁世凯派出黎元洪、徐世昌去当说客,要以三千两黄金,娶刘喜奎为十姨太,但是被刘喜奎拒绝了。 1921年,曹锟借着60大寿请刘喜奎演戏,之后他想留住刘喜奎行不轨之事,后来还是曹锟的夫人发了火,刘喜奎才得以逃出“魔窟”。 除此之外,张勋等其他权贵也贪恋过刘喜奎的美色,都想纳她为妾,但是都被刘喜奎不卑不亢的拒绝了。 刘喜奎觉得自己整天被这些人惦记也不是是个事,于是她开始物色对象,把自己给嫁出去,如果她结婚了,那些人肯定就会死了“纳她为妾”的心思了。 当时刘喜奎在报纸上看到有人举报贪官陆锦,而这个陆锦就曾经害过自己,如今她看到陆锦被举报了她非常开心,同时她也对举报人产生了兴趣。因为她敬佩在这乱世里敢于指责权贵的男人,这个人符合她心中的道德定义,她认定他是个英雄。 经过打听,她得知这个举报人叫崔承炽,是个正派的人,他的妻子因病去世,留下了一个女儿。 后来刘喜奎托舅舅去见崔承炽,舅舅告诉她崔承炽一表人才,身材魁梧。 然而,新婚夜刘喜奎才发现崔承炽是个病秧子,比自己大了13岁,当他听说刘喜奎对他感兴趣时,他觉得自己的形象很不好,就让年轻的手下代替他去见了刘喜奎。 刘喜奎感觉自己被骗了,她内心万分委屈和不甘,但是最终她接受他崔承炽。 权贵们看到刘喜奎嫁给了崔承炽,个个气得脸红脖子粗的,他们充满了嫉妒和怨恨。 因此,崔承炽也被百般刁难,落得个四处奔波的下场。 崔承炽觉得自己对不起刘喜奎,打算送她离开自己的家。 但是善良的刘喜奎不想让别人看丈夫的笑话,就选择留下来和他一起过日子。 可是,由于曹锟给崔承炽安排了四处奔波工作,他患肺痨的身体受不了,没多久,崔承炽就因劳累去世了。 丈夫去世后,刘喜奎隐居了起来,不再登台唱戏。 但是在抗战期间,刘喜奎曾经四处义演,为抗战筹集物资。 1950年,周总理曾对刘喜奎敬酒说:“你应该把技艺传给后人”。之后,刘喜奎被聘到中国戏曲学校授课,任河北梆子班教师。 1964年,刘喜奎去世。 刘喜奎的一生就像是淤泥里绽放的莲花一样,虽然经历了风吹雨打,但是她依然高洁而芬芳。 刘喜奎不仅是一位有情有义的人,而且还是有家国情怀,深明大义的人。
30岁的靳东爱上了39岁的江珊,江珊半推半就地说:“我结过婚,生过娃,咱俩不合适
【1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