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年,张居正被万历帝朱翊钧清算时,其生母李太后自始至终没有为张居正说过一句

粉樱萌娃 2025-04-30 11:20:03

1582年,张居正被万历帝朱翊钧清算时,其生母李太后自始至终没有为张居正说过一句话,最终酿成张居正长子张敬修自缢而死,张家十几口人活生生的被饿死,骸骨还被野狗啃食。 张居正这辈子活得像一场大戏,给明朝干了十年首辅,万历皇帝小时候全靠他撑着朝廷。 不得不说他确实有两把刷子,把个破破烂烂的朝廷收拾得利利索索,可谁成想最后落得个家破人亡的下场。 要说万历皇帝和张居正的关系,那真是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万历十岁登基那会儿,朝堂上乱得像锅粥,国库穷得能跑老鼠。 张居正这时候站出来当首辅,左手抓钱粮右手抓官吏,硬是把要散架的国家给撑住了。 那时候皇帝还小,天天跟着张先生读书学治国,连李太后都指着张居正管教儿子。 要说张居正的本事,那是没得挑,他搞的那个"一条鞭法",把老百姓要交的税粮杂役都折成银子,省得地方官层层扒皮。 不过,却也因此树敌,那些靠着收税捞油水的官员富绅恨得牙痒痒,可老百姓得了实惠,田里干活的汉子都说张阁老是青天大老爷。 朝廷的钱袋子眼看着鼓起来,万历小时候见天儿听母后念叨张先生的好,那会儿是真把张居正当亲爹供着。 可人哪能没点私心?张居正掌权久了,难免有些霸道,六部的官员任免他一人说了算,给皇帝讲课也摆着师傅架子。 万历十七八岁该亲政了,张居正还攥着权柄不撒手,朝堂上谁不知道,递折子得先过张府的门槛?这日子长了,皇帝心里能没疙瘩? 万历皇帝也是真够记仇的,张居正活着的时候他屁都不敢放,等人家一蹬腿,立马变脸,先收拾张居正提拔的官员,接着抄家问罪。 最绝的是连死人都不放过,把张居正生前的封号官职全给撤了,张家大儿子张敬修被逼得上吊,剩下十几口子关在空房子里活活饿死。 那惨状传出来,连跟张居正不对付的官员都看不下去,联名上书求皇帝好歹给收个尸。 万历这回倒是要起面子来了,虽说心里恨得牙痒痒,到底还是准了大臣们收尸的请求。 可转头就把张居正定的规矩全给废了,那些被整治过的贪官污吏又都冒出头来。 老百姓都说,万历爷这是把张先生攒下的家底当自家钱柜,可劲糟蹋,修宫殿、建陵墓,银子花得跟流水似的,钱不够了就派太监到处搜刮,闹得鸡飞狗跳。 而张居正也是命苦,辛辛苦苦给朱家干了半辈子,临了落得这般下场,他活着时候整顿吏治、清丈田亩,把军屯制度改得明明白白,北边的鞑子不敢来犯,南边的倭寇也消停了。 但这些功劳在万历眼里,全成了权臣跋扈的证据,皇帝老觉得张居正盖过了自己的风头,民间只知道张阁老不知道万岁爷。 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面还有件奇怪的事情,那就是张居正跟李太后关系不一般,当年万历小时候,太后没少靠着张首辅镇场子。 等到了张家遭难的时候,李太后愣是装聋作哑,有人说这是皇家要卸磨杀驴,也有人说太后怕惹皇帝不高兴,反正这桩公案到如今也没个准说法。 而张居正的缺点跟优点一样扎眼,他给自家儿子走门路当官,老爹过世也不肯丁忧守孝,这些把柄后来都成了万历收拾他的借口。 话说回来,要不是他当年铁腕治国,大明恐怕早几十年就撑不住了,他推行的考成法让官员不敢偷懒,驿递改革省下大笔开支,这些都是实打实的政绩。 万历亲政后的做派跟张居正完全反着来,张居正省吃俭用攒下的家底,万历花起来眼睛都不眨,朝廷又开始卖官鬻爵,税监矿使到处横行。 张居正生前最恨的贪腐之风,转眼就死灰复燃,老百姓这才明白,原来不是哪个官员都能像张阁老那样铁面无私。 张家遭难那会儿,京城里传得沸沸扬扬,说张敬修临死前咬破手指写血书,求皇帝开恩,关人的房子外头野狗转悠,里头饿死的尸首都没人收殓。 最后还是几个看不过眼的老臣,凑钱买了薄棺材草草埋了,这事儿成了万历朝最大的污点,后来史官写这段都得拐着弯骂皇帝小心眼。 张居正这辈子真应了那句老话:伴君如伴虎!他教出来的学生反过来要他的命,他扶起来的皇帝毁了他的名。 直到天启年间,新皇帝才给他平反,可那会儿大明早就烂到根子上了,后人看这段历史,都说张居正像给明朝打强心针的大夫,药效一过人立马就不行了。 要说万历皇帝这辈子最后悔的事,恐怕就是毁了张居正的改革成果,他亲政三十年,把张攒下的家底败得精光,辽东闹起女真,陕西冒出流寇,朝廷要钱没钱要兵没兵,真是一步错步步错。 信息来源:《明史》

0 阅读:0

猜你喜欢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

粉樱萌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