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冬天,薛岳一听说韩德勤要当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手里的筷子当场摔了:“完了

潮咖聚星光 2025-05-01 12:33:32

1948年冬天,薛岳一听说韩德勤要当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手里的筷子当场摔了:“完了,老蒋这是真想完。”他嘴里骂着“自掘坟墓”,脸气得铁青。 一个连仗都打不明白、被俘了不止一次的常败将军,又要来带兵打共产党,谁不发愁? 事情要从二十多年前说起,1920年代,刘伯承在川军当团长,韩德勤是他副团长。 当时韩德勤刚从云南讲武堂出来,穿一身笔挺军装,满脑子想的是怎么升官发财。 他看出刘伯承会打仗,跟着有前途,经常凑上去请教战术。 刘伯承不藏私,讲得认真,韩德勤听得起劲,还叫他“刘大哥”,两人一度关系不错。 1925年,韩德勤在战斗中被炸伤了腿,干脆退伍回老家去了。 刘伯承知道后,还专门去信邀请他来上海,说那边有机会,还自己掏了200块大洋给他当路费。 韩德勤去了,但没待多久,他看共产党人搞革命太激进,转身就投奔了蒋介石,还在顾祝同手下当了个处长,两人臭味相投,后来还拜了把子兄弟。 从这之后,韩德勤一路靠关系升官,1931年方石岭战役,他带着整整一个师去围剿红军,结果被刘伯承和贺龙联手打得精光,被俘之后还装成小兵混出了包围圈。 他没脸说自己丢了部队,悄悄溜回南京请罪,顾祝同替他说话,他不但没被追责,反而升了官。 后来到了1940年,他带兵去黄桥围剿新四军,又一次被粟裕和陈毅合力打得落花流水。 这次他连指挥部都被端了,陈毅当时心软,亲自放他一马,还让他写了保证书,说不再打新四军,结果他一回去就撕票,继续打,一点诚信都没有。 到了1943年,韩德勤又在山子头被俘,这次是整整两万人被围住,他躲在指挥部里,听见四周打成一锅粥,急得团团转。 他想逃跑,结果腿伤犯了,最后是靠亲信扛着才逃出去,这种水平,还能升官?能,他又被调去搞联勤系统,吃空饷、报假账,混得风生水起。 时间一晃到了1948年,淮海战役前夕。 蒋介石定下的徐州剿总人选是刘峙当总司令,韩德勤当副手,这俩人一个是“猪将”,一个是“常败将军”。 薛岳当时是华中剿总总司令,他听说这个任命,直接在军部饭桌上发火,说:“老蒋疯了,这俩人能打仗?那我带兵干嘛?” 据《薛岳回忆录》记载,他后来还给蒋介石写了封信,明里是请辞,暗里是发泄不满。 刘峙这人,早在抗战南京保卫战里就出了名,他坐镇指挥,一路后撤,南京三天就被攻破。 蒋介石原本要撤他的职,结果一听他还忠心耿耿,就又给用了。 韩德勤也是一个路子,打不赢,但听话,所以蒋介石喜欢这样的人,听命就行,至于打不打得赢,那是其次。 刘伯承听说韩德勤又要当副总司令,笑了一句:“哟,这猪将又上场了,我们赢定了。”刘伯承不是讽刺,他太了解韩德勤了。 当年他是怎么带兵、怎么逃跑,哪一场不是稀烂,所以他不怕,他知道这仗打下来,国军不会是对手。 果然,淮海战役打响之后,韩德勤负责的是后勤协调和一部分战区防守。 他指挥失误严重,后勤供给混乱,有一段时间国军部队一天只有半顿饭吃,前线怨声载道。 他还搞错了兵力调度,把整整一个师调到空旷地带,被共军一个夜袭吃了个精光。 战争打到最后,刘峙决定突围,韩德勤却主张死守徐州,两人各说各话,意见对着干,结果刘峙走了,韩德勤扛不住,几天后也跑了。 整个徐州剿总灰飞烟灭,事后蒋介石大发雷霆,把俩人全贬了官,但没真处理。 韩德勤被调去台湾当联勤总长,继续养老,后来还办了个军事学校。 这段历史里,最让人唏嘘的就是刘伯承和韩德勤这对老上下。 一个一路打上中央军委副主席,靠本事赢得战争;一个靠关系混上中将副总司令,仗没赢过几场,还三次被俘。 当年刘伯承借钱请他去投身革命,没想到几十年后,两人站在了战场对立面。 蒋介石总讲用人要忠诚,可他用的这些人,一个个要么是关系户,要么是老部下,真正能打仗的,不听话的,反倒被边缘化。 韩德勤这个名字,后来在解放军内部成了笑话,他代表的,是那个时代国民党军队最大的问题,没本事却爬得高。 薛岳摔筷子那一幕,不光是情绪的爆发,也是一种绝望,他太清楚,这种指挥班子不垮才怪。 韩德勤这一路的升迁史,既是一出滑稽戏,也是一个体制崩坏的缩影,靠关系打仗,终究打不过真枪实弹的战士。

0 阅读:52

猜你喜欢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

潮咖聚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