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2我的读书札记[原稿] 2025年5月2日早8点31分,于宁夏银川家中晨读钱穆所著的《读史随劄》。下午14点57分,在银川阅海公园西堤望亭山继续阅读。钱穆,乃中国文史大家,“劄”读音为zhā,同“扎”,有刺、驻扎、钻等意,随劄即随笔。今日阅读的是第一篇《春秋车战不随徒卒考》,这是个很有趣的话题。车战,在如今俄乌战争里,装甲战依旧是现代战争的主力,一方面,俄乌战争的胜负取决于双方装甲战车的输送能力,彼时美国M1、德国豹2坦克等不断供应,2025年2月美国特朗普上台后停止军援,俄乌战争便呈现出一面倒的态势发展。提及这些,与钱穆的春秋车战考相比,还是有必要和钱穆老师探讨一下历史的。 春秋车战,是否随徒卒呢?徒卒多少人最为适宜呢?钱穆老师列举了清儒刘光贲(古愚)《烟霞草堂集》中的春秋车战篇。其称:古代用车战,我私下对此存疑,一辆车仅有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炊家子二十五人,总共一车百人,仅三人作战,难道这七十二人都空车跟随吗?我私下认为自古以来就是以步卒作战。作战时三人仍然乘车,金鼓旗帜都在车中,用以指挥七十二人进军作战,而这七十二人不能全部聚集在车前,必定分列于车的前后左右,不能同时并排站立。这就像想不明白事的人,刘光贲老先生就如同我们朋友圈里的协和医院4+4专陪,怎么就想不明白车战仅用三人为战呢?七十二人为何不能全聚在车前?七十二人为何要分列车左车后,不能同时并排站立呢?这让乌克兰国防部长丘尔任斯基又能说什么呢? 车战不随徒卒的尴尬事 钱穆先生展开论述,列举了春秋车战不随徒卒的诸多尴尬事,例如: 郤克致胜必下车推车 钱穆说:“晋军主帅郤克,战事虽然紧急,若一辆车有步卒七十二人,难道七十二人都会逃光,郤克每次遇到危险必定要其右下之人推车吗?”也许并非如此,上下同心者才能获胜,郤克深知领军之道,又怎会是七十二步卒全部逃光呢? 勿推车宁追及! 邴夏为齐侯驾车,蛇出现在车下,齐侯用胳膊击打蛇,受伤后隐匿伤情,所以不能推车而被追上。钱穆说:齐侯作为一国之君,骖马被拴在木头上,他右胳膊受伤,无力推车脱离险境,于是被晋军追上,如果真有随车的七十二名步卒,又何须齐侯费力呢?一辆车有三五名步卒?战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重装列阵,也是重点保护的辎重,何至于每辆车跟随的步卒,没有七十二人呢? 挥车疾进,卒须弃车徒步跟后吗? 晋楚在鄢陵交战,楚子登上巢车,瞭望晋军,伯州犁在旁侍奉。楚王说:“都乘车了,左右拿着兵器下车了。”孙叔敖快速进军,所以有战士随下随上,并非是因为徒步的步卒落在后面。钱穆说:“战士都乘车,没有看到徒卒。”兵贵神速,如果战车足够大,动力足够强,为何步卒不搭乘马车呢?俄乌战争中,步卒乘坐装甲车快速推进。 掀公出淖,不见其卒 步毅为晋厉公驾车,陷入泥淖,栾铖背起晋厉公从泥淖中出来。钱穆说:“抬起晋侯的车使其出泥淖的,是其车右之人,不见随车的七十二名步卒出一点力,又有何用呢?”我不禁对钱穆的话感到纳闷,晋厉公的车陷入泥淖,那泥淖得有多大啊,背起晋公出泥淖是多么荣耀的事,难道七十二名徒步的步卒靠近来献媚吗? 甲车步卒之虚 宋师战败,华元被囚,乐吕被擒,缴获甲车四百六十乘,俘虏二百五十人,割下敌人左耳一百个。钱穆说:华元为帅,乐吕为御者,都被擒获,如果每车有步卒七十二人,甲车四百六十乘,应当有步卒三万多人,为何只有这么点人呢?兵败如山倒,散兵游勇,主帅晕头转向而士卒不见有多少智谋,或者是昔日训练士卒不到位,为何说每车徒步跟随的卒不足七十二人呢? 随车步卒,非卒也? 楚伐绞,屈瑕说:“请不要驱赶砍柴的人来引诱他们。”绞人争着出来,驱赶楚国的役徒,楚人将其击败。吴用三千罪人先攻打胡、沈与陈,吴的罪人有的奔逃有的停下,三国大乱,吴师出击,三国战败。钱穆说:罪人三千,虽然不是随车徒步的卒。 文末钱穆说:“中原战役,仍然以车战为主,时常有徒步的精兵,有的用以攻坚,有的用以夜袭,出奇制胜,这与车后七十二步卒的说法毫无关系。 装甲步兵,如今也是现代战场的主力军,两者各取其利,各得其所,若没有七十二步卒,坦克装甲难以发挥威力,若没有七十二步卒,车战就会孤军深陷。钱穆的春秋车战不随徒卒考只是徒增谈资罢了。 兵凶战危,生死之地,不可不察,俄乌三年战争,何曾见到多少武将考察这些呢?文心雕龙难道不是战场搏斗的操练吗?一点浅见,不敢诋毁钱穆老先生渊博的学识,仅作参考。
20250502我的读书札记[原稿] 2025年5月2日早8点31分,于宁夏银川
恨山玩转摄影
2025-05-02 16:02:33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