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30日,北京一女子看上9.2万的玉镯,丈夫趁店员不注意,把1.2万手镯的价签

游戏人生乐无穷 2025-05-03 11:48:19

4月30日,北京一女子看上9.2万的玉镯,丈夫趁店员不注意,把1.2万手镯的价签贴在9.2万的手镯上,最终折后花4千成功拿下。丈夫被捕后才知这手镯实际只值1万5。法院咋判? 北京房山某珠宝店上演"狸猫换太子"戏码,男子高某为博妻子欢心,竟将9.2万手镯价签调包成1.2万,最终以4千成交。 戏剧性反转的是,这只"天价手镯"经鉴定实际仅值1.5万!这场"三方博弈"背后,究竟谁在违法?法院判决引发全网热议,专家:这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 4月30日下午,高某夫妇走进某珠宝店。妻子一眼相中柜台里的飘花翡翠手镯,晶莹剔透的质地让她爱不释手。然而看到92000元的标价,两人瞬间面露难色。 "这镯子能不能便宜点?"高某试探性询问,店员正忙于接待其他顾客,随口回应:"现在促销可以打8折。"听到这话,高某眼神突然变得狡黠。 监控画面显示,高某趁店员转身之际,迅速将9.2万手镯的价签撕下,贴到旁边一只标价1.2万的普通手镯上。更"高明"的是,他还故意要求店员核对价格:"这个镯子折后是9600元对吧?" 在店员确认后,高某"大方"地要求再打个折扣,最终以4000元成交。离开时,他特意用手机拍下妻子戴手镯的照片,配文"给老婆的惊喜,性价比超高"发朋友圈炫耀。 三天后,店员在盘点时发现异常:一只手镯的标价签与系统记录不符。调取监控后,高某的调包行为被完整还原。 警方介入调查发现,这只"9.2万手镯"经专业机构鉴定,实际市场价值仅1.5万元。更讽刺的是,商家最初的定价竟比实际价值高出6倍! "我们进货价确实不到2万,但翡翠定价本来就有浮动空间。"珠宝店负责人解释,"没想到这个漏洞被人钻了空子。" 房山区法院经审理认为,高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调包价签虚构商品价格,使商家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其行为已构成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000元至1万元以上即构成"数额较大"。高某骗取金额达1.1万元(1.5万-4千),符合量刑标准。 最终判决:高某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6000元。同时,法院责令其退赔商家经济损失1.1万元。 事件曝光后,网友分成两大阵营: 正方:"这就是盗窃!就算手镯不值9万,调包价签就是诈骗。" 反方:"商家标价9.2万才是诈骗!实际价值1.5万卖9万,这不是价格欺诈?" 法律专家指出,商家明码标价不构成违法。根据《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经营者有权自主定价,但必须做到"货签对位"。此案中商家虽定价偏高,但未实施价格欺诈行为。 而高某的行为属于典型的"三角诈骗":通过欺骗店员,使其处分了属于商家的财物。即使手镯实际价值低于标价,不影响诈骗罪的成立。 消费警示:这些"坑"你必须知道 价格陷阱:警惕"虚高标价+大幅折扣"套路,可通过第三方平台查询同类商品价格。 调包风险:购买高价商品时,务必核对商品编号与价签信息是否一致。 法律红线:任何形式的"偷梁换柱"都可能构成犯罪,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其实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 四川绵阳案:男子张某仿制镀金铁手镯,在金店调包真品,涉案20余万,被判有期徒刑3年。 江苏南通案:女子赵某用"金包银"手镯调包闺蜜真金手镯,被判有期徒刑7个月。 这些案例警示我们:贪图小利终会付出惨痛代价,诚信才是安身立命之本。 这场"手镯风波"看似荒诞,实则是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当商家的"高价策略"遭遇消费者的"投机心理",法律给出了最公正的裁决。 你认为商家定价9.2万合理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看法!

0 阅读:52
游戏人生乐无穷

游戏人生乐无穷

游戏人生乐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