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英国人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海域打捞起一艘沉船,内有23.9万件青花瓷

思润评过去 2025-05-04 08:22:07

1984年,英国人迈克·哈彻在中国南海海域打捞起一艘沉船,内有23.9万件青花瓷器,145公斤金锭。两年后,这23.9万件瓷器在荷兰公开拍卖,国家文物局得知,筹集3万美元奔赴荷兰拍卖场,谁知连举牌的机会都没有得到。 到了上世纪80年代,因为海洋技术厉害了,不少西方探险家开始盯上了中国南海,那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地方。这片海里不仅藏着很多贸易的历史故事,还有很多因为风暴、战争沉下去的船。在这些探险家里,迈克·哈彻特别出名,他眼光独到,脑子灵光,专门干这行。 哈彻1940年出生于伦敦,小时候在孤儿院长大。成人后,他干起了海洋打捞,从最开始的苦力活干起,后来组建了自己的专业团队。他一直就想找沉船里的宝贝。1978年,他偶然发现了一艘明代木船上的瓷器,卖了不少钱。从那以后,他就专门打捞东方的沉船了。1984年,哈彻找到了荷兰东印度公司的档案,发现了一艘叫“南京号”的沉船,船上据说装了好多清朝的瓷器和黄金。他花了好几个月时间,终于捞上来23万9千件青花瓷和145公斤的金块。但这些东西他没还给原来的国家,而是直接带到了公海上,最后在荷兰的一个拍卖行——嘉士德给卖了。 这事儿传到中国,国家文物局立马行动,凑了3万美元派人去荷兰。可到了那里才发现,每件东西拍卖价都是好几十万美元,中国代表团根本买不起,连竞价的机会都没有。那些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瓷器,就这么流失到国外了。 哈彻这么做引起了很大争议,但那时候国际上没有明确的法律管这事儿,所以他也没受到什么惩罚。之后,他还在南海继续捞宝贝,其中有个沉船叫“泰星号”,被叫做“东方泰坦尼克号”。更过分的是,他为了多卖点钱,还故意砸了好多瓷器,只留下一些好的去拍卖。就在那会儿,像比利时的吕克·海曼斯和美国的费尔·格雷科这些西方探险家,也都跑来掺和这场寻宝大战。他们靠着高级装备和技术,在中国的水域里随便找沉船,然后把找到的宝贝拿去卖钱。这样一来,咱们中国的文化遗产可遭了大殃,损失惨重啊。 看到这种情况,中国赶紧想办法应对。从制定更严的法律规矩,到提升水下考古的技术,一系列行动都开始了。“南海1号”的发现是个大事儿,这艘南宋的商船保存得特别好,上面还有好多宝贝呢。经过好多次的努力,中国的考古队终于把它整个儿捞了上来,还放到了一个特别设计的“水晶宫”里,这对研究古代航海特别有帮助。 可是呢,像“南京号”那样的悲剧还是没法挽回,那些被带到国外的瓷器,到现在都是咱们中华文明的一个大遗憾。哈彻的事儿也告诉我们,要保护水下的文化遗产,不光得有钱有技术,还得全世界一起合作,都得有这个意识才行。

0 阅读:4
思润评过去

思润评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