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乌矿产协议签了,5月1日在华盛顿签的。但这个协议并没有安全保障条款,只是说美国愿意为乌克兰实现长期和平贡献力量。 那么,乌克兰的战后维和谁来保证?欧洲吗? 英国《泰晤士报》近日爆出一则消息:欧洲各国连一支2.5万人的“志愿联军”都凑不出来,更别提英国最初提议的6.4万人了。 这出荒诞剧再次证明,欧洲所谓的“战略自主”不过是政客们自欺欺人的口号,现实却是连家门口的危机都无力应对,还得靠美国大兵撑场面。 “志愿联军”成空谈,欧洲防务现原形 英国参谋长拉达金曾雄心勃勃地提议,若俄乌停战,欧洲应组建一支6.4万人的联军进驻乌克兰,英国愿意出1万人。 结果呢? 27个国家东拼西凑,连2.5万人都拿不出来,堪称“欧洲版纸上谈兵”。更讽刺的是,这支“联军”连影子都没有,乌克兰的安全却已岌岌可危——乌军兵源枯竭,欧洲自顾不暇,美国又迟迟不肯松口让乌克兰加入北约。战后谁来保障乌克兰安全?答案恐怕是:无人能保。 欧洲防务的窘境并非一日之寒。冷战结束后,欧洲国家纷纷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军费能省则省,兵力能裁则裁,安全事务全甩给北约——说白了,就是甩给美国。德国境内驻扎着3.5万美军,每年只需支付8000万欧元的“补贴”,相当于花4000元人民币就能雇一个美国大兵站岗。如此“物美价廉”的买卖,欧洲政客们自然乐得装睡。 欧洲对美国的防务依赖早已病入膏肓。俄乌冲突爆发后,欧洲一边高喊“战略自主”,一边紧急向美国求购F-35战机、“爱国者”导弹;一边嚷嚷减少对美依赖,一边连弹药库存都要靠美国补货。法国总统马克龙曾豪言“北约脑死亡”,结果现实是欧洲连自己的",“脑”都没长全。 更可笑的是,欧洲连喊口号都难以统一。德国怕刺激俄罗斯,死活不肯给乌克兰“金牛座”导弹;匈牙利为讨好普京,屡屡阻挠欧盟援乌决策;波兰一边骂德国软弱,一边自己也凑不出几个像样的装甲旅。这样的“联军”即便勉强成军,恐怕还没上战场,内部就先吵得不可开交。 美国对欧洲的防务拿捏得死死的。拜登政府一边恢复对乌军援,一边与乌克兰签署矿产协议,趁机收割战后经济利益;但在乌克兰加入北约这一核心问题上,美国却始终含糊其辞——毕竟,让乌克兰当“抗俄耗材”可以,但真要为其安全背书?门都没有。 特朗普的态度更鲜明。美国《时代》杂志4月25日报道,特朗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作为结束俄乌冲突和平提议的一部分,克里米亚将留在俄罗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理解这一点”。特朗普还重申,他认为乌克兰希望加入北约是引发与俄罗斯冲突的原因。特朗普表示,他认为乌克兰永远不可能加入北约。 欧洲的困境在于:既想摆脱美国控制,又无力独立应对俄罗斯;既想展现“大国担当”,又连2.5万人的部队都拼凑不齐。这种眼高手低的“战略自主”,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政治表演。 欧洲的“战略自主”还差几光年? 俄乌冲突撕下了欧洲防务的遮羞布。没有美国的军事支撑,欧洲连区域安全都难以保障,更别提全球战略影响力。2.5万人的“志愿联军”难产,不过是欧洲防务空心化的缩影。若欧洲继续沉溺于“搭美国便车”的美梦,所谓的“战略自主”永远只会是镜花水月。 说到底,一支连人数都凑不齐的军队,一支连口号都喊不齐的联盟,拿什么谈“自主”?不如早点认清现实:在欧洲真正拥有独立防务能力之前,“战略自主”不过是政客们忽悠选民的又一场空头支票。
欧洲连2.5万人“志愿联军”都凑不齐,离“战略自主”还差得很远
国际热点追踪者
2025-05-05 11:58:06
0
阅读: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