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5-05 12:00:22

1939年,一地主将300名八路军接到家中休养,谁料八路军还没待一会,1200名日军就围了过来。激战一番后,八路军的子弹便打光了,就在危急时刻,这个地主又跑了过来…… 1939年春天,山东大宗家村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攻防战。 这个位于鲁北平原的普通村落,因为一位开明乡绅的义举,成为了抗日战场上的重要转折点。 故事要从村中大户宗子敬说起,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虽顶着地主名头,平日里却总爱蹲在田埂上和佃户拉家常,逢年过节还给穷苦人家送米送油,在四邻八乡口碑极好。 那年头日本兵到处祸害老百姓,宗子敬看着心里着急,掏空家底在村东头盖了座大宅子。 这宅院修得讲究:两人高的青砖围墙能扛炮弹,四个角楼上架着土枪土炮,院里还挖了七八口水井。 村里人开始都说老宗头犯糊涂,花这么多钱修这铁桶似的院子图啥?直到有天半夜,村口传来马蹄声,三百多号浑身带血的八路军战士撞开院门,大伙才明白这宅子真是救命用的。 带队的八路军团长叫谢甲树,正领着战士们追赶大部队,没想到被鬼子骑兵咬住了尾巴。 子弹打光了,人也跑散了,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三百多人个个挂彩。 宗子敬二话不说敞开大门,招呼乡亲们烧热水煮饭食,把自家库房里的白面烙成几百张大饼。 战士们刚咬上热乎饭,村外就传来汽车发动机的轰鸣——逃回去的日本兵搬来了援军,足足十二辆卡车拉着上千号鬼子把村子围了个水泄不通。 鬼子指挥官举着望远镜直嘬牙花子,这宅子修得比县城炮楼还结实。 迫击炮弹砸在围墙上就崩出个白点,轻重机枪扫过去火星子乱溅。 角楼上的战士们趁机放冷枪,撂倒了好几个挥着指挥刀的军官。可守着守着就出问题了,战士们每人就剩十来发子弹,眼瞅着要弹尽粮绝。 谢团长急得在院里直转圈,突围倒是能冲出去,可村里老老少少怎么办?正发愁呢,宗子敬拄着拐棍颤巍巍走过来,拽着他往后院马棚走。 几个战士搬开喂马的石槽,底下露出块带铁环的青石板。 拉开石板竟是条地道,里头整整齐齐码着二十口樟木箱子,掀开油布一瞧,崭新的汉阳造步枪锃光瓦亮,黄澄澄的子弹少说也有十几万发。 原来老宗头早料到有这天,三年前济南沦陷时,他就托关系从青岛黑市买了这批军火,趁着半夜带着亲信悄悄运回来埋着。 战士们乐得直蹦高,抄起家伙就往角楼上冲。 这边子弹跟下雨似的往外泼,那边鬼子还纳闷呢:土八路刚才都快哑火了,咋突然冒出这么多重火力? 这场仗从天亮打到日头偏西,五团援军赶到时,鬼子已经折了七八百人。 两下里一夹攻,剩下的日本兵哭爹喊娘往汽车上爬。 打扫战场时光三八大盖就缴了四百多支,谢团长握着宗子敬的手直哆嗦,说要上报军区给老人家请功。宗子敬却摆摆手:"我这把老骨头要功劳有啥用?留着子弹多打几个小鬼子比啥都强。" 后来这事登在了《大众日报》上,标题就叫《鲁北老区人民冒死三救龙司令》。宗家宅子现在成了文物保护单位,围墙上的弹痕还清清楚楚留着。 村里老人常跟娃娃们念叨,当年要不是宗老爷子深谋远虑,别说那三百八路军,整个村子早让鬼子烧成白地了。 要说这宗子敬也真是个奇人,平日里看着就是个和和气气的老财主,紧要关头掏出来的家伙事比正规军还硬气。

0 阅读:0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