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彻底懵了,墨西哥关键时刻公开站队,背后原因太令人振奋!墨西哥总统府发布消息称,总统辛鲍姆亲自监督该国最大的曼萨尼约港进行“史无前例的大规模扩建”,以与东大达成协议,吸引更多东大贸易,将墨西哥转变为“领先其他美洲国家”的海上枢纽。美媒对这一重大动向保持高度关注,称墨西哥在关键时刻以行动选边站队,给了白宫“凌厉一击”。
去年4月,美国突然对墨西哥出口汽车加征25%关税,直接把墨西哥车企逼到了墙角。要知道,墨西哥对美出口的汽车零部件占美国市场的四成,这一棒子下去,相当于直接断了墨西哥的财路。
更狠的是,美国还要求墨西哥必须使用"美国制造"的零部件才能享受免税待遇,这摆明了是要把墨西哥变成美国的"组装车间"。
就在墨西哥焦头烂额的时候,东方大国伸出了橄榄枝,2023年中墨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中国连续多年稳居墨西哥第二大贸易伙伴。
尤其是在汽车产业链上,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中国企业早就盯上了墨西哥的区位优势。他们在墨西哥建厂,既能利用当地的低关税进入美国市场,又能通过曼萨尼约港这条黄金水道把货物运往亚洲。这种"一箭双雕"的布局,让墨西哥看到了摆脱美国控制的希望。
曼萨尼约港的扩建可不是随便说说,这个港口原本就是巴拿马运河集装箱运输量最大的港口,扩建后面积将从450公顷暴增到1800公顷,吞吐量直接翻三倍达到1000万标准箱。
更关键的是,中国航运巨头中远海运已经开通了9条中墨直航航线,从青岛出发20天就能直达曼萨尼约港。
去年,东方海外、达飞集团等航运公司也扎堆开通新航线,把中国的电子产品、汽车零部件源源不断地运到墨西哥,再转口到美国。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让美国的关税壁垒形同虚设。
墨西哥总统辛鲍姆可不是省油的灯,她一边在公开场合宣称"支持美国的近岸外包",一边偷偷和东方大国签了13亿美元的港口合作协议。
更绝的是,她还借着美国施压的机会,狮子大开口向东方大国要投资。2024年,中国对墨西哥直接投资新增1.51亿美元,在墨中资企业超过200家,创造了40多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钱可不光是投在港口,玛雅铁路、特万特佩克地峡经济走廊等项目都有中国资本的影子。
美国这边可坐不住了,美媒酸溜溜地说墨西哥这是"在中美之间玩平衡术",其实心里清楚得很:墨西哥这是在给自己找退路。
想想看,墨西哥对美贸易额虽然高达3350亿美元,但美国的关税政策就像悬在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而中国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还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帮墨西哥升级基础设施。这种"双保险"的策略,让墨西哥在中美博弈中左右逢源。
最有意思的是,墨西哥还玩起了"离岸金融"的把戏,他们在曼萨尼约港附近设立了免税自贸区,允许中国企业将货物暂存港口,享受"先入关后缴税"的政策。
这就相当于在中国和美国之间搭了个"免税中转站",中国商品可以先运到墨西哥,再根据市场行情决定是直接卖给美国,还是转口到其他国家。这种灵活的贸易模式,让墨西哥一下子成了拉美地区的"物流枢纽"。
当然,墨西哥也不是没有风险,美国已经开始审查墨西哥的中国投资,要求他们在《美墨加协定》框架下"划清界限",但辛鲍姆政府的回应很干脆:"主权不可出售"。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就在上个月,她还直接拒绝了特朗普派兵入境扫毒的要求。
这种强硬态度,让墨西哥在拉美国家中赢得了不少掌声,也为中墨合作扫清了障碍。
说到底,墨西哥的"选边站队"其实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利益博弈,他们既不想得罪美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又想搭上中国发展的快车,曼萨尼约港的扩建,不过是这场博弈的一个缩影。
未来,随着中国在拉美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像墨西哥这样的国家可能会越来越多。毕竟,在这个风云变幻的世界里,谁都想给自己多留条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