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唐史》,聊历史(113)少年天子李隆基 自唐睿宗李旦刚刚登上皇位,扶持他上台的两位功臣就真刀真枪地开始了朝权争夺战,一位是亲妹妹太平公主,一位是亲儿子李隆基。 对于眼下的局面,李旦早在意料之中,他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偏不倚,尽量维持双方势力平衡,只求大家相安无事。 太平公主自幼到大都是帝国地位最尊、声望最高的公主,无论谁坐在皇位上都要敬她三分。政变之后,太平公主愈加强势,多数朝臣均倒向了她这一边,前有武则天称帝的案例,现在的大唐谁还敢 妄议“牝鸡”不能“司晨”呢? 年轻的太子李隆基对此心知肚明,他的实力还不足以和姑母抗衡,最好的办法就是“忍”,以不变应万变,等待对手犯错。事实证明,李隆基的策略是对的。 太平公主处心积虑想抓到李隆基的小辫子,可对方的防守做得极为严密,啥也没抓到,几番组合拳下来全都打在棉花上,自己累的够呛,对方却毫发无损,这让太平公主很是抓狂。 公元712年,一颗彗星划过大唐帝国的长空,太平公主趁机让占星师向李旦奏报,说是星象有变,预示着太子要取代圣上,自立为天子。太平公主自认为这招很高明,可以让李旦废掉李隆基,另立他人,自己就可以趁虚而入,结果李旦的反应让她悔青了肠子。 李旦这些年早受够了夹板气,妹妹强力干政,儿子暗中较劲,大臣们坐山观虎斗,个个不作为,这个皇帝当得着实窝囊,既然星象有异变那就听从上天安排吧,李旦撂挑子了,借机把皇位传给了李隆基。 太平公主懊恼得想撞墙,李隆基欣喜得想发狂。 这年的农历8月,太子李隆基正式即皇帝位,是为唐玄宗,同时尊李旦为太上皇。 从太子到天子,李隆基除了身份转换,实力上并无什么变化,朝中遍是太平公主的党羽,在搞政变如同吃顿饭一样简单的大唐,太平公主随时可以发动兵变,把李隆基从皇位上赶下去,李隆基对此也清楚得很。 与其坐以待毙,不如绝地反击,李隆基实力弱不代表没有实力,他这些年暗中培植的人才也不少,阵容虽然差点,如果使用得当也可一战。 该来的总会来,太平公主这边已经做好了准备,一场针对李隆基的政变即将爆发,或许是冥冥之中有天意,政变的消息被泄露了。李隆基得知后当机立断,先下手为强,迅速起兵将禁军首领捕杀,完全控制了禁军,而后,李隆基亲自率兵冲入朝堂,将公主的党羽全部铲除。 政变干净利落地结束了,太平公主做梦也没想到,苦心经营的大好局面一夜之间全部毁掉了。残酷的现实粉碎了她的所有梦想。 皇帝的赐死诏书到了,曾经权倾朝野的太平公主走到了人生尽头。 从李治到太平公主,短短两代人的时间里,大唐经历了太多的动荡和不安,如今,牝鸡司晨的局面终于消失了,唐帝国终于走上了正轨,一个天赋异禀、雄才大略的年轻帝王正踌躇满志地屹立在权力巅峰之上。 二十九岁的李隆基即将开创的时代,将是大唐历史上最辉煌、最鼎盛的一页,也是中国历史上最令人心驰神往的黄金时代。 它的名字叫开元。
读《唐史》,聊历史(113)少年天子李隆基 自唐睿宗李旦刚刚登上皇位,扶持他上台
历史庆有餘
2025-05-06 11:18:3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