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二战日本德国如此贪婪,不知道见好就收? 二战时日本和德国的失败,说白了就是贪心不足蛇吞象,就拿日本来说,原本他们内部有不少明白人,比如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早看透日本吃不下整个中国,主张先占东北、再慢慢消化华北,温水煮青蛙逼中国签不平等条约。 当年日本偷袭东北,国民政府忍了,毕竟东北在他们眼里不算“汉地十八省”的核心区。可等到1937年日军打进华北,南京那帮熟读史书的高官坐不住了,翻开地图看看,华北一丢,日军顺着铁路三天就能冲到南京城下,这可是当年清军灭南明的路线! 可英美列强关键时刻掉了链子,英国大使嘴上说着要制裁日本,转头却继续卖物资,美国更绝,一边喊着“中立”扣下中国买的军火,一边给日本疯狂输送石油钢铁。 然而日本人一看这架势,胆子更肥了,直接开出要中国亡国的“华北自治”“共同反共”等条件,连当初主张见好就收的近卫文麿都被军部架空了。 其实中日原本有过谈判机会,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当过和事佬,提出的条件比后来近卫三原则温和得多,比如让内蒙古自治、在华北安排亲日官员。 但日本人错判了两件事,一是低估了中国人的脾气,以为占了南京就能逼人投降,没想到连上海滩的帮会分子都组织游击队,二是高估了自己实力,1937年日本石油九成靠进口,钢铁七成靠美国,明明是个虚胖子,偏要摆出拳王的架势。 说到底,日本就像个赌红眼的赌徒,赢完东北赢华北,看见英美不敢管,就想着再押上全部身家吞下整个中国。 还有他们不明白,中国这片土地看着软和,真陷进来才知道是块牛皮糖,淞沪会战拖了他们三个月,台儿庄战役打破“皇军无敌”神话,更别提太行山里的游击队天天扒铁路。 等日本发现啃不动中国想转身去抢东南亚,早就被拖得精疲力尽,只能硬着头皮偷袭珍珠港,结果一脚踢在美国这个铁板上。 反观中国,虽然装备落后内部分裂,但靠着地广人多的底子,用空间换时间,硬是把日本拖进了持久战的泥潭。 然后上海租界里洋人冷眼旁观的模样,反而激起了老百姓“靠自己”的血性,如今再看这段历史,最讽刺的,当年喊着“解放亚洲”的日本人,其实才是真正的侵略者,而他们眼里“一盘散沙”的中国人,正是用这种看似笨拙的坚持,守住了自己的土地。
为什么总说二战打光了苏联一代人,而没有人说打光中国一代人?不仅是苏联,德国也是打
【6评论】【1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