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最著名的一首讽刺诗,后两句常被引用,文化不高会认为是夸赞

川鹤史 2025-05-06 13:23:13

  在杜甫漫长的诗歌生涯中,《赠花卿》只有寥寥四句,但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如今还在被广泛使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这两句诗是杜甫在暗暗讽刺某人呢,并不是真的在夸人。 这首《赠花卿》,全诗如下: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前两句描绘成都(古称锦城)中日日盈耳的丝竹之声,其余余弦,飘散于江风与云际;后两句似在极度称赞,却实为含蓄讽刺。 那“花卿”究竟是谁呢?杜甫是在讽刺他吗? “花卿”一名,学界曾有争论:有人主张指一位同名歌妓,亦有人坚持即是武将花敬定。 但结合杜甫同时所作《戏作花卿歌》与《赠花卿》,以及《赠花卿》中“卿”字之用。 主流观点认定,此“花卿”正是因平叛立功而居功自傲的花敬定。 而以杜甫的身份,之所以称将其为“卿”者,实为对其官职与地位的戏谑称谓。 那这位花敬定又是谁呢? 公元761年,安史之乱阴影尚未褪去,唐中央政权乏力,各地节度使与部将或相拥割据,或蠢蠢欲动。 同年,梓州刺史段子璋起兵自立,称“梁王”,扰乱东川。 成都尹崔光远奉命讨伐,其麾下将领花敬定率先攻克绵州,斩杀段子璋,因功被誉为英雄。 立功之后,花敬定不但放纵旗下士卒抢掠财物、甚至割断百姓手腕取钏,还无视朝廷权威,私自令部队演奏天子专用的雅乐,严重违背王朝礼制。 杜甫听闻后,自是对这种行为十分气愤,但自己年事已高,只能通过写诗来出这口气了。 于是,就有了《赠花卿》这首诗。 杜甫在诗中运用了一语双关与衬托对比: 前两句以“日纷纷”“半入云”为镜,后两句以“天上”“人间”为对,营造出强烈的诗意画面。 后两句借赞乐之名,一举将花敬定之过错入诗,读者若熟知背景,不难辨析其中针砭之意;若不知底,便只得拜倒于诗的优美之下 。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乍看是用最极致的修辞拍案叫绝,将乐声誊写为神物。 实际上,诗人暗含“天上”即指皇宫之雅乐,暗示花敬定不该擅用此声;又借“人间难得几回”凸显其日日僭乐的荒谬,实际上在讥笑其“僭越大度”之行。 到了今日,“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常用于夸赞音乐、歌手,成了流行语。 普通读者多不知段子璋、花敬定与雅乐之事,难以意识到诗中暗藏的批评;再加上字面意境优美,便以为这两句诗是赞叹仙乐的,所以常常引用。 不过,如今的社会人人平等,音乐是所有人都可以听的,所以忌讳也不必那么多,用来夸人也没什么。只要知道杜甫老先生原先要表达的意思就好。

0 阅读:3
川鹤史

川鹤史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每天了解一些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