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去世,她的贴身厨子回家后不久却选择自尽,事后,这名厨子的妻子用8个字倾诉出了当中缘由。 2003年10月24日,宋美龄在美国纽约曼哈顿的一栋公寓内离世,时年106岁。然而没过多久,她的贴身厨师高瑞坤在护送遗体回台不久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这个曾为宋美龄服务二十余年的台湾嘉义人,最终选择用一根绳索结束生命,其妻林丽儿在采访中含泪道出真相:“都是上面的人逼的!” 上世纪70年代,高瑞坤因淮扬菜手艺被师傅蒋茂发看中。蒋茂发是蒋介石与宋美龄的御厨总管,在宋美龄赴美前,他将高瑞坤引荐至宋美龄身边。 初到美国的日子并不好过,身在异乡高瑞坤要适应陌生的环境,还要应对宋美龄挑剔的饮食要求。宋美龄每日需定时定量摄入新鲜蔬果与低脂蛋白质,对食材新鲜度近乎苛刻。 高瑞坤曾回忆,为准备一份符合要求的早餐,他常需凌晨四点便到厨房准备。尽管工作繁重,但宋美龄对他的厨艺颇为认可,这份认可成为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美期间,高瑞坤与家人长期分离,宋美龄出于安全考虑,严禁随行人员擅自离境探亲。1995年宋美龄回台短暂居住期间,高瑞坤曾申请返乡,却遭到明确拒绝:“只要离开,就别想再回来。”而这句话成为压在他心头多年的巨石。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父母相继离世,只能通过书信了解家中情况。2003年宋美龄去世后,年过五旬的高瑞坤终于获准返台,本以为能结束漂泊,却没想到等待他的是更残酷的现实。 回到台湾的高瑞坤被安排至陈水扁官邸担任主厨。入职初期,他发现工作内容与预期大相径庭:原本在宋美龄身边负责烹饪的厨师,如今被调去管理仓库物资。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上级多次暗示他“主动离职”。 据其同事透露,相关部门曾三次派人与他谈话,要求他在退休前两年“自愿辞职”。按照台湾地区公务员规定,主动辞职将无法领取退休金。 此时的高瑞坤陷入两难境地:继续工作意味着忍受职位落差与人格贬损,辞职则意味着失去晚年生活保障。 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他的家庭矛盾也在此时爆发。 高瑞坤的次子因投资失利欠下债务,债主频繁上门骚扰。高瑞坤多次向相关部门申请补助未果,反被要求“注意言行”。其妻林丽儿回忆,丈夫生前最后几个月常独自坐在厨房发呆,手中反复摩挲着宋美龄赠送的怀表。 这个曾让他引以为傲的物件,此刻却成为催命符——每当看到怀表,他就会想起在美国时宋美龄对他的承诺:“你为我做饭到老,我养你到老。” 高瑞坤的悲剧折射出特殊历史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浮沉,他的师傅蒋茂发1975年返台时,因蒋家仍在掌权,受到各大饭店争相邀请,晚年生活优渥。 而高瑞坤返台时,蒋家势力已逐渐衰弱,台湾政坛进入“去蒋化”阶段。曾为宋美龄服务的30余名工作人员中,除高瑞坤外,多数人或晋升要职,或获得退休优待。这种差别待遇并非偶然,而是蒋家权力衰退的缩影。 在生命最后阶段,高瑞坤曾试图向外界求助。他多次联系宋美龄旧部,希望获得工作推荐,但均被以“保密协议”为由拒绝。台北市议员林瑞图曾公开质疑相关部门处理方式:“一个为国家服务二十年的老人,为何落得如此下场?” 但这些问题始终未得到正面回应。2004年1月的一个冬夜,高瑞坤在台北市北投区的家中自缢身亡,现场未发现遗书,仅留下烧毁的纸灰,据推测可能是他生前记录的申诉材料。 高瑞坤这个结局令人唏嘘,却非个例。宋美龄另一位贴身侍卫林祥云,在宋美龄去世后返台申请退休金时,同样遭遇刁难。 相关部门以“特殊时期服务人员需重新审查”为由,拖延其退休手续长达三年。这些案例共同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依附于权力核心的小人物,往往难以逃脱“树倒猢狲散”的命运。 高瑞坤去世后,其葬礼冷清得令人心酸,没有媒体报道,没有政要出席,只有妻子和三个子女在灵堂前哭泣。他生前最珍视的厨师刀被家人捐赠给一家烹饪学校,刀柄上刻着的“瑞坤”二字,如今已模糊不清。 这个曾用美食温暖过宋美龄晚年的人,最终在孤独与屈辱中走向终点。他的故事,成为历史洪流中一朵微不足道的浪花,却也映照出权力更迭下普通人的生存困境。
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去世,她的贴身厨子回家后不久却选择自尽,事后,这名厨
蜜桃小丸子
2025-05-06 21:44:42
0
阅读: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