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妄想症?就是总感觉有人要害他!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好,常想一二,不思九八,事事岂能如意? 特朗普4日在“真实社交”平台上发帖称,由于其他国家提供各种激励措施吸引美国电影人和制片公司,美国电影业正在“快速死亡”。 特朗普说,他已授权商务部和贸易代表办公室立即启动程序落实这项新关税,并以全大写英文字母写道:“我们要电影重回美国制作!”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美国电影行业进入了寒冬?我认为美国要先在内部找原因,而不是把问题丢给外部,这种是极不负责的做法,且不能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美国电影业的衰退本质上是全球化红利消失与产业空心化叠加的必然结果。好莱坞通过将制作环节外迁至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低成本地区,形成了"离岸化"生产模式。 数据显示,2024年好莱坞六大制片厂73%的电影涉及海外制作,如《星球大战:新共和国》70%的外景在英国完成,《速度与胜利12》的特效团队分布在温哥华、孟买和首尔。这种模式虽降低制作成本,却导致加州影视岗位较2010年减少28万个,派拉蒙总部摄影棚空置率达45%。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试图逆转这一趋势,但美国本土制作成本比英国高出37%,强制回迁将推高预算40%、延长拍摄周期30%,形成经济不可行的死亡循环。 还有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好莱坞作为美国文化输出的窗口,这几年在电影质量上越来越下乘。 好莱坞长期依赖IP续作和模式化叙事(如漫威宇宙),原创电影占比不足20%。2024年北美票房前十中仅《头脑特工队2》为原创动画,其余均为续集或改编作品。观众对“套娃式”内容逐渐失去兴趣,加之流媒体平台(Netflix、亚马逊)以创新题材抢占市场,传统制片厂陷入竞争力危机。 特朗普对国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的政策,表面上是为了保护美国本土电影产业,但实际上对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电影制作热门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据路透社5月5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境外制作的电影征收100%关税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5日誓言将全力支持本国电影产业。 那么问题来了,特朗普对在美国国外制作的电影收税,怎么会影响到了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影视产业为本土创造了大量高技能岗位。例如,新西兰的惠灵顿因《指环王》系列成为全球特效中心,雇佣数千名技术人员。若好莱坞项目撤离,这些岗位可能流失,甚至引发人才外迁至其他低成本地区(如东欧)。 我们都知道,特朗普是生意人出身,但在好莱坞电影这笔生意上,特朗普显然算不明白。 直白点说,美国好莱坞早已将制作环节主动转移至低成本地区:英国提供80%税收减免,加拿大叠加补贴达43%,新西兰现金返还40%,使得《复仇者联盟5》在伦敦拍摄、《阿凡达3》特效由新西兰团队完成成为常态。若强制回流美国,将面临三重成本暴增: 1、人力成本:加州工会薪酬比英国高37%,《碟中谍8》若在美国拍摄需多支付1.2亿美元。 2、技术断层:洛杉矶配乐录音棚预订量较2022年峰值下降60%,维也纳完成同等配乐成本低2/3。 3、效率折损:海外成熟产业链协作可缩短30%制作周期,美国本土缺乏配套体系。 从本质上来说,特朗普对美国电影行业出手,还是全球关税战的一种形式。美国本就占据了很多高附加值产业利润,如今什么都想着回流,天底下哪里有这样的好事?
战神
建国同志,争取在四年任期内彻底摧毁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