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39岁的多尔衮骑马摔下来,不治身亡。顺治得知后,立马封他为皇帝,还四处给他找儿子。2月后,顺治不听孝庄阻拦,非要对多尔衮挖坟鞭尸,还把皇奶奶的牌位扔了出去。
短短两个月的时间,顺治的前后反差为何如此之大?顺治和多尔衮之间究竟藏着怎样不为人知的过往?
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儿子,有勇有谋的他很受努尔哈赤的待见。在努尔哈赤病危的时候,他直接任命多尔衮为下一代继承人。
可年少的多尔衮没有见过权力的纷争,没有能够把握住历史的机遇,被朝中势力更为强大的皇太极先声夺人,夺走了那个至尊的位置。
失去权力之位的多尔衮很快就尝到了人生的心酸,他的生母被皇太极直接处死,爵位也被削弱,甚至还受到了皇太极不间断的监视。
但多尔衮是一个聪明的人,这个时候选择了隐忍,不去触碰皇太极的逆鳞。
久而久之,皇太极就放松了对多尔衮的防备,这一次多尔衮抓住了机会。
他不断地在前线建功立业,甚至拿到了蒙古的传国玉玺,帮助皇太极称帝。
又过了不久,多尔衮又立了大功,被封为“和硕亲王“,位列群臣之首,威望遍布朝野。
清朝初期,皇太极还能勉强镇得住多尔衮,整个朝廷氛围依然是积极向上,但“人有旦夕祸福”,皇太极很快就不幸的离开人世。
皇太极去世后,围绕皇位又经历了一段波折,最后孝庄之子福临继位,这位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顺治皇帝。
顺治皇帝继位后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来自于多尔衮。彼时的多尔衮正值“人生巅峰”,而初登皇位的顺治孤立无援。
在群臣的拥护下,多尔衮以“皇叔父摄政王”的身份临朝,一步一步架空顺治。
仅仅不到一年,多尔衮就彻底控制了整个清朝朝廷,所有官员的任命都必须经过他的同意。
满朝文武对多尔衮的敬畏远大于顺治,这时的顺治帝已经名存实亡了,成了多尔衮的傀儡。多尔衮也是得寸进尺,将摄政王的名称改为:“皇父摄政王”。
但上天是公平的,就在多尔衮不可一世时,厄运也降临到了这位枭雄,多尔衮骑马摔了下来,突然猝死。
时至今日,关于多尔衮之死依然是一团密云,一生征战四方的将军居然会因为骑马而死,令人匪夷所思。自然死亡还是他杀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但他的死后的“人生”也相当精彩!
顺治帝直接以皇帝的礼仪和规模厚葬了多尔衮,追封多尔衮为“成宗”。并且由于多尔衮的后人过少,顺治还亲自四处为多尔衮找儿子。
但这一切都是表面的想象,顺治帝所做的一切只是为了稳住多尔衮在朝的剩余势力,顺治帝内心恨不得将多尔衮千刀万剐。
度过了多尔衮死后的混乱,隐忍数年的顺治帝直接除掉了多尔衮的剩下的势力,扶持上了一大批汉人,建立了自己的亲信。
在大量措施的设施下,很快,顺治帝就重新掌管清王朝,恢复了皇室原本的荣耀。
在站稳脚跟数个月后,顺治始将矛头对准多尔衮,清算过往的一言一行。洗雪多年来心中的耻辱与不甘,同时也为重整朝廷风气。
多尔衮死后终究还是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了沉重的代价。顺治随意找了个理由,直接撤销了多尔衮身上的所有爵位,并且查封了多尔衮的所有家财。
多尔衮从清朝的一代神圣帝王沦为罪人,但这并不是结束!
即使如此顺治依然觉得不解气,开始谋划对多尔衮挖坟鞭尸,不过此时,顺治帝的母亲——孝庄太后站了出来制止顺治的行为。
孝庄太后的行为有许多说法,令人信服的主要有两种。一是顺治的复仇做的实在是过火了,毕竟多尔衮是有功之臣,不应该有如此下场。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一些野史,大意是孝庄太后和多尔衮有私情,“太后下嫁“的故事便是由此而来,因此孝庄太后不忍心看多尔衮死后不得安宁。
但不管孝庄出于什么目的站了出来,盛怒之下顺治早已听不见任何人的劝谏,他的信念就是复仇,因此他还是令人将多尔衮的尸体从皇陵中拖了出来,并对其处以极刑。
同样遭受牵连的还有还有多尔衮的母亲,顺治的皇奶奶。这位老人早已在祖庙中供奉了多年,但顺治直接将他的灵牌扔了出去,不再享受皇家的待遇。
自古无情多是帝王家,顺治和多尔衮之间的矛盾难以化解,但作为顺治的皇叔和大清的功臣,多尔衮的结局还是让人唏嘘不已。
这位枭雄本可以拥有一个更为完美的后世,流传千古,到头来却是一场空!
乱室佳人刘翠花
多尔衮故事的教训受益非浅:千万别娶带儿子的二婚女人,把江山送给人家,还要鞭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