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德宗时,李晟之子李愬入仕。刚开始,德宗安排他去搞音乐。但李愬觉得不适合自己,又

混沌于浮云 2025-05-07 18:22:42

唐德宗时,李晟之子李愬入仕。刚开始,德宗安排他去搞音乐。但李愬觉得不适合自己,又被德宗安排去养马。直到宪宗继位,朝廷开始对吴元济用兵时,李愬终于鼓起勇气,告诉宪宗:我想去打仗! 李愬,字元直,773年出生,是李晟的第八个儿子。李晟靠平定安史之乱出了名,家里地位不低。可李愬小时候母亲去世,由继母王氏带大。王氏去世时,李晟让他穿轻丧服,他不愿意,哭着求穿重丧服,李愬可能是因为李晟看他孝心感动,同意了。靠着老爹的功劳,他轻松入仕,先在太常寺当协律郎,管宫廷音乐。这活儿听着挺高雅,可李愬不满意,总觉得自己该干点更有挑战的事。他主动找德宗说想换岗位,德宗挺意外,但还是把他调去当宫苑闲廄使,管皇家马厩。 这工作听着不咋地,可李愬干得挺起劲。他天天跟马和兵混在一起,摸清了军营的门道。喂马、刷毛这些琐事,他一点不嫌累,反而从中练出了耐心。这段日子虽然不起眼,却让他慢慢靠近了军旅生活。 793年,李晟去世,李愬和哥哥李宪在墓旁守孝三年。德宗怕他们身体吃不消,叫他们回家,他硬是坚持守满,德宗感动,干脆让他守完。后来,他当上右庶子,又干过少府监、左庶子、坊州刺史、晋州刺史等职,干得都不错,还得了个金紫光禄大夫的头衔。再后来,又当了太子詹事和宫苑闲廄使,骑射和谋略都露了点苗头。 到了宪宗时期,朝廷跟淮西节度使吴元济杠上了。吴元济占着地盘不服管,宪宗决定动手。别的将领都躲着走,李愬却站出来找到宪宗说:“我想去打仗!”宪宗一听,愣了下,心想:别人怕死,你倒主动上?行吧,给你个机会。于是,李愬被派去河南南阳唐河县,领西路军。 接手时,队伍状态差得很,刚打输仗,士气低得不行。吴元济那边压根没把他当回事,觉得这家伙没啥名气。可李愬不慌,他觉得对方轻敌正好是机会。 没多久,部下抓了吴元济派来的探子丁士良。大家嚷着要杀了他立威,李愬却把他放了,还给饭吃,劝他投降。丁士良感动,干脆帮李愬做事,潜回敌营抓了吴秀琳的军师陈光洽。李愬顺势写信劝吴秀琳归顺。吴秀琳犹豫,想试试李愬的胆量。 投降那天,吴秀琳突然反悔,放箭拦人。李愬不怕,脱了铠甲,徒步走到城门前。吴秀琳一看这气势,服了,马上开门投降。李愬没杀降将,还让士兵带家属去唐州安顿,说有老父母的可以回家。降兵感动得不行,铁了心跟着他。 接下来,李愬带着西路军到处打,从河南中南到安徽北部,一路收复失地。他待人宽厚,但军纪一点不松,每到一地都查地形,问降兵敌情。他心里一直惦记着蔡州,想来个奇袭。 吴秀琳提过,拿蔡州得靠李佑,他是吴元济的心腹,熟知布防。后来李佑被送到营里,将士不放心,嚷着要杀他。李愬把他带回长安,表面请罪,实则求赦。宪宗明白,赦了李佑。李愬回来后让他当亲卫队长,两人同帐睡,信任拉满,李佑死心塌地报恩。 定了内部,李愬开始准备奇袭。他禁虐俘虏,挖情报,挑三千精兵猛练。一个多月后,他先打遂平。那天雨雪交加,兵劝退,他硬要上,拿下外城后却停手,说时机未到。原来,他算准蔡州已被围死,贸然进攻会打草惊蛇。 几天后,他带敢死队夜袭蔡州。风雨夜,黑得啥也看不见,李佑带路,唐军爬墙进城,迅速开门。巷战一夜,吴元济被活捉,蔡州平了。 战后,宪宗封李愬节度使,加检校司空、平章事,赐凉国公。他用智慧和仁厚打赢了仗,也证明了自己的能耐。他的故事让人感叹:乱世里,勇气谋略重要,可善待人心才是王道。

0 阅读:75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