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冲突爆发,中国装备首战告捷,斩获6:0辉煌战绩!期望巴基斯坦乘胜追击,继续为中国威慑强国再建新功!】
据央视、光明网等媒体转载巴基斯坦方面的消息,5月7日凌晨,印度率先对巴基斯坦9个边境城镇发动代号为“辛多尔”的炮击行动,紧接着印度空军逼近巴基斯坦空域,对巴方地面目标展开攻击。巴基斯坦空军迅速作出反应。根据当前各方(印度除外)透露的信息,印度已有5架军机和1架无人机被击落。其中包括3架法制“阵风”、1架俄制“苏30MKI”以及1架“米格29”。目前暂无巴方军机被击落的确切报道。
由于巴方的美制F - 16未经美国许可不得对印作战,因此可以确定击落印军战机的均为中国武器装备。有较为确切的消息显示,1架“阵风”被歼 - 10CE击落,1架“阵风”被“红旗 - 9BE”防空导弹击落,其余3架被何种中国武器击落尚不清楚,有说法称其中可能有被中巴联合研制的“枭龙3”击落的。中国战机配备的“霹雳15”空空导弹射程达150公里,而“阵风”携带的“米卡”导弹射程仅有45公里。基于现有消息,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其一,中国武器首次投入实战,便取得6:0的优异战绩,打破了部分崇美人士和公知所谓中国武器未经实战检验的不实言论。“阵风”作为先进的四代半战机,却完败于中国出口型(性能调整版)的二流战机歼10CE。照此推断,中国的四代主力战机歼16、歼11、歼15,以及五代战机歼20、歼35,战斗力更是不容小觑,必将在空战中占据绝对优势。我们应当感谢巴基斯坦空军,他们为中国空军展现威慑力、助力中国军工开拓国际市场立下了汗马功劳。
其二,此次战斗有力地印证了体系作战对零散作战模式的压倒性优势。巴基斯坦的防空体系由中国整体构建,一线作战的战机、防空导弹,与二线的预警机、地面情报侦察系统以及指挥控制中心,通过数据链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防空作战体系。该体系能够实时在各个终端呈现战场敌我态势,合理分配作战任务和攻击目标,实现了“协同作战”,发挥出“1 + 1>2”的作战效能。反观印度空军,装备来源繁杂,包含俄制、美制、法制等多国装备,难以整合形成统一作战体系,作战指挥或许仍依赖传统语音沟通,各战机只能各自为战。单机作战又怎能与体系作战相抗衡?中国空军的“机动式作战体系”近期飞越6000公里,赴埃及参与联合训练。尽管时间不长,但中国空军在中东地区的亮相,对美以构成了一定威慑,也为阿拉伯伊斯兰世界反对美国霸权提供了有力支持。巴基斯坦使用中国武器的出色表现,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武器的价值。
其三,此次战斗对蛙岛空军的震慑作用空前巨大。蛙军一直以其空军为傲,历史上曾参与抗日作战,在解放战争时期对解放军实施空中打击,解放后还频繁骚扰大陆沿海地区,其U2侦察机甚至深入我国大西北核基地。后来蛙军率先装备三代机——美国的F - 16,在装备性能上一度压制解放军的歼6、歼7、歼8。直至解放军装备苏 - 27后,局势才逐渐得以扭转。蛙军飞行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常常表现出过度自信。即便到现在,他们驾驶着新升级的F - 16V,依然盲目自信,认为能够与解放军抗衡。然而此次巴基斯坦空军凭借中国的二流战机,将性能优于F - 16的西方四代半主力战机“阵风”打得毫无招架之力。正所谓“杀鸡儆猴”,此次中国借巴基斯坦之手,给蛙岛空军敲响了警钟。倘若两岸真的爆发战争,中央山脉以西的空域将由红旗系列防空导弹掌控,中央山脉以东则是解放军重型战机的作战主场。巴基斯坦空军此次的辉煌战绩,必将成为蛙军飞行员心中难以磨灭的阴影。黄植诚、林贤顺等投奔大陆的蛙军飞行员,为他们树立了榜样,在战争爆发前驾机回归祖国怀抱,才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