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钱学森受邀参加了秘密会议,提出:“我国应该组建火箭军”!周总理听后,

红尘漫步人生 2025-05-07 20:36:31

1956年,钱学森受邀参加了秘密会议,提出:“我国应该组建火箭军”!周总理听后,摇摇头说道:“名字太张扬,要改!” “照当前的局势来看,西方那些大国,尤其是美国,他们早就开始研究导弹了,装备都已经十分先进了,我们也不能落后啊” 当时的钱学森刚回国不久,在对国内情况进行熟悉之后便忧心忡忡。 因为之前,钱学森在美国生活和工作了很久,对于国外很多国家的科研情况多多少少是了解一些的。 但是我国因为缺少技术和资源,很多事业都是刚刚起步,所以落后了一大截。而国防事业的发展事关国家未来,如果不能尽快发展起来,过去的屈辱历史一不小心就会再次上演。 作为科研领域“大佬”级别的人物,在回国之后,钱学森便被委以重任,组建团队,致力于将我国的国防事业做大做强。 针对不同的作战情况,会分为不同的兵种,而他们负责的内容也不一样,也就是各司其职。 一听名字就知道是负责什么的,因此即将成立的专搞尖端武器的部队也要有个专属称号。 “今后我们也要建立起来自己的导弹团队”,钱学森将自己的提议收说出来后,也得到了国家的批准。 但是成立一支专业的团队,总要有个名字,而这一点钱学森也想到了,所以在最初提及的时候,便对众人说“我们的这支团队就叫火箭军” 这名字听起来就让人觉得十分具有攻击性,用来彰显我国军事力量当然是十分合适的。 但是周总理却并不赞成,他认为名字倒是响亮,但是我们听起来舒服了,其他国家可就不舒服了,容易引起不必要的麻烦,还是换一换。 而周总理的建议不无道理,那些西方国家本就视我们为眼中钉肉中刺,而且国际局势也十分紧张。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是起这样一个名字,即便我们没有挑衅的心理,但是也不免不了外国的恶意揣测。 于是在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支队伍并没有一个正式的名字,但是这并不妨碍大家钻研的决心。 直到1966年,这支尖端部队正式组建完成,也有了一个新的名字“第二炮兵” 对于这个名字的由来,按照周总理意思“一定要有中国特色,让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我们的军队,也不能让其他国家太注意,毕竟我们才刚刚起步” 此后,专职于我国核武器等任务的开展的“第二炮兵”就正式亮相。 无论是导弹还是原子弹不都是炮嘛,所以起这样一个名字既凸显了职能,又能完美隐身,避免了西方国家的捣乱。 后来更多优秀的专家供职于核武器的研究中,在钱学森等人的苦心钻研之下,我国在国防上的力量逐步强悍。 当“东风二号”导弹的成功爆炸时,大家悬着的心也落了地,这无疑是对所有人努力最好的回报,也使得我国信心大增。 随着一颗颗导弹与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我们也证明了我国已经今时不同往日,而那些外国就算心怀不轨也要好好掂量掂量了。 直到2015年,“第二炮兵”的名号才卸任,而钱学森所建议的“火箭军”重新亮相。 虽然看起来只是一个名字的变化,但实际上是实力和智慧的见证。 以前叫“二炮”是为了规避风险,如今叫“火箭军”是为了震慑。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我们相对落后,只能隐藏实力,关起门来搞建设。但是如今,我们拥有更先进的核力量,有了实力也就有了底气,自然敢于“亮剑”。 由此可见,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不仅靠的是实力,还是要有智慧,深谋远虑。 参考资料

0 阅读:1426

评论列表

伟岸

伟岸

2
2025-05-07 22:23

[点赞]

tk

tk

1
2025-05-07 22:25

钱老万古。

猜你喜欢

红尘漫步人生

红尘漫步人生

感谢关注,期待与您分享更多好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