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有一个观点:人必会经历挫折,但是不能把经历的培育成误的当成一种情节和感受,即挫折感。 挫折感会带来连锁反应,接二连三的被挫折打败,就会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稀松软烂”地耷拉在地。 作家霍华德痴迷于小说创作,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投稿或如泥牛入海,或遭拒稿。 失落的重锤一锤又一锤落在了霍华德疲惫不堪的心灵上,他昼夜煎熬,开始怀疑自己的人生,甚至认为自己已经到了写作的天花板。 令人痛惜的是,最后一封退稿信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他仰天长叹:”老天,放过我吧!”随后砸碎了他用过的所有笔,拿起枪直接对准了太阳穴,直接朝着自己开了一枪。 同样是作家,托马斯·卡莱尔则不同,他的故事给了人们无限的力量。 40岁那年,托马斯·卡莱尔写完成了他的处女作。写完最后一页,他长长虚了一口气,来不及收拾桌面上的凌乱的手稿,就飞奔跑到了院子给花花草草分享他的快乐,平复他的心情。 未曾想到,几分钟后,一阵大风竟然将他的手稿悉数吹进了火炉里。 等他回来后,眼前的书稿早已化作灰烬,此时,他欲哭无泪,像木头人似的站立不动。 但,痛定思痛后,他下了一个决心,这件事要翻篇,要还原,此后他关门谢客,再次投身到熟悉又枯燥的新的创作中。 三年之后,石破天惊,他的著作《法国革命》一语惊人,他得到名字飘洋过海,成了世界名作家。 《反脆弱》一书中提到大多数人得到两种人生状态: 一种“玻璃球”状态,即人遇到不如意的事,会像玻璃球一样,掉到地上,摔碎成一地。 另一种“橡胶球”状态,即人会像橡胶球一样,摔得越重,弹得越高。 因此,是破碎还是重新弹起,就看你自己如何选择。 如果你想成为成大事之人,就不要忧虑,不要徘徊,不要让挫折感困住自己裹足不前。深思苦难的来源 困境应对感悟 现实挫败感 看待苦难 苦难的认知 勇敢感悟 生活挫折应对法
书中有一个观点:人必会经历挫折,但是不能把经历的培育成误的当成一种情节和感受,即
社会说说啊
2025-05-08 12:44:4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