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菲战略轰炸机编队意图不轨,以演习为借口飞往黄岩岛。解放军歼-16双机编队紧急起飞,飞行百公里拦截。 近日,据菲律宾媒体报道,在美菲“肩并肩-2025”演习期间,中国空军2架歼-16战斗机在黄岩岛附近空域,对一支包含有战略轰炸机的美菲空军7机编队进行了拦截,并成功将编队驱离出黄岩岛空域。
2架对7架,虽然这是和平时期的拦截任务,不是真枪实弹的空战,但面对数量3倍于己的对手还能成功驱离,这场发生在黄岩岛上空的拦截,显然有很多细节值得分析。 就比如说,执行拦截任务的歼-16战斗机,其实是从西沙群岛的永兴岛起飞,而不是从南沙岛礁起飞,距离黄岩岛有600多公里。同时解放军的拦截点也不是在黄岩岛附近,而是在距岛礁数十海里外的安全空域,就把美菲编队截住了。
再算上解放军发现美菲机队活动轨迹,研判意图所需要的时间,歼-16起飞准备,和飞行航渡时间。 不难发现,永兴岛上的歼-16能够成功将美菲机队拦截在黄岩岛领空外,需要解放军在美菲机队进入南海后,第一时间截获空情信息,并且建立不间断监视,才能做到后发先至。 其次,解放军部署在南海的作战飞机,还需要24小时维持高水平的战备和勤务能力,一个双机编队时刻处于准备起飞的状态。 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执行任务的军机有足够的油料,可以在跨越小半个南海飞往黄岩岛的同时,和美菲机队在空中长时间对峙乃至摩擦。
解放军要执行的是拦截驱离任务,不是说飞到黄岩岛上空和美菲机队打个照面就完事了,美菲军机也没那么容易被吓回去。 在拦截驱离期间,需要解放军飞行员完成监视取证、无线电警告、伴飞示警、机动占位甚至动用发射热焰弹等强硬手段,逼迫对方改变航行航向。尤其是狂妄自大的美军飞行员,不给他们来点硬的,这帮“老油条”绝不会知难而退。 必要时,我方飞行员还需要驾机“护送”美菲编队走一段,确保他们不会玩心眼中途折返。 这些客观需求,意味着执行任务的战斗机往往需要上千公里的作战半径,否则根本应付不了如此耗时费油的任务。
反过来看,这几点要素也是解放军能够圆满完成拦截任务的关键。 南海空情信息上,我们在人工岛礁上兴建了机场,布置了大量雷达和其他电子设备,同时还安排预警机轮换部署。获悉美菲在南海的活动轨迹,并不是什么难事。 战备水平方面,南部战区最近几年紧盯美菲等军队,进行针对性强化训练,身处一线的岛礁部队更是如此。岛礁上随时有战备值班战斗机可以起飞,在解放军这已经是基本操作。 最后是驻岛战斗机已经基本过渡到歼-11系列,其中以歼-11BS和歼-16这类双座机为主。单发单座的歼-10系列,由于滞空时间相对更短一些,在南海上空的拦截驱离任务中,出镜率已经越来越低。
当然了,2架歼-16能逼退7架美菲军机,不仅仅是解放军发挥得好,也和美菲编队的“散装”状态有很大关系。 别看美菲编队的飞机多达7架,但里面有1架是毫无空战能力的B-1B轰炸机,另外6架才是护航的战斗机。就这6架飞机也分属不同三个单位,2架 F-16来自美国空军、 2架 F/A-18隶属美国海军陆战队,最后2架F/A-50则是菲律宾空军为数不多的喷气式战机。 4个单位2支军队凑一台戏,那能不散装吗?这群飞行员平时如果没有长期进行磨合训练,那么遇到突发事件时,就很容易出现协同问题。 光一个编队听谁指挥,恐怕都很难折腾明白,说不定完全靠后方的指挥部遥控指挥。可是空中态势的变化往往只在分秒之间,如果美菲编队做不到随机应变,那么落败只是时间问题。
那这套2+2+2+1的机队配置,能形成几分战斗力,恐怕很难说。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机队规模上是2V7,解放军处于劣势,但最后却是美菲编队被迫后撤。现代空战非常讲究配合,显然这次美菲编队就没有配合可言。 回头再看美菲的“肩并肩-2025”联合演习,含金量也不高。毕竟有组织有预谋地安排联合编队去黄岩岛空域找事,最后还被解放军双机编队撵走了,这就叫“又菜又爱玩”。 当然,也有可能一开始美军就没打算和解放军起冲突,因此F-16和F-18的飞行员都在磨洋工,至于菲律宾飞行员,哪怕他们超常发挥,F/A-50面对歼-16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说白了,美国陪着菲律宾搞什么联合演习,不是真好心要提升菲军战斗力,主要还是哄着菲律宾站在反华一线。真要解放军硬碰硬,美军说不定撤得比谁都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