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双枪李林被日军围攻,不得已退到庙里。等日兵破门而入时,她假装昏倒。突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08 16:00:31

1940年,双枪李林被日军围攻,不得已退到庙里。等日兵破门而入时,她假装昏倒。突然,她拿起双枪“啪,啪,啪…”几下将6个日兵击毙。然后,她把枪对准自己的头,抚摸着腹部说:“妈妈对不起你。”

周总理称李林为“中国的贞德”,贺龙也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1973年,周恩来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到大同视察时,曾指示雁北地委:“要多宣传李林,要写李林的传记。”

2009年,李林入选100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16年,李林出生在福建省龙溪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原名李翠英。

三岁那年,由于生活不下去了,父母不得不把她卖给别人抚养。

她的养父母是是在印尼爪哇经营杂货的生意人,成了他们的女儿后,由于养父比较仰慕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所以给她取名李秀若。

由于当地土著对华侨非常歧视,历史上他们很多次对华侨进行屠杀,所以李秀若年纪轻轻就知道什么是民族压迫,为了摆脱压迫和欺负,她一心想要回到祖国去。

终于在1930年,李秀若跟着家人回到了夏门,在集美大学就读。这所学校是由著名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陈嘉庚先生抗日救国思想的影响下,曾经备受欺负的李秀若加入了学校组织的抗日救国会议,参加了抗日演讲队、歌咏队等。

1934年冬,李秀若初中毕业后,又来到上海爱国女中就读。

那时候,报纸上天天有丧权辱国的消息,李秀若看到后,很是痛心。再加上日军训练营的炮声此起彼伏,导致学生们的课程经常中断,因此包括李秀若在内的学生很是气愤,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绪。

1935年12月9日,在北平各校学生的推动下,组织了一场空前规模的抗日救亡运动。

十多天后,李秀若和同学一起,带领几个爱国女校的学生,全然不怕学校处罚,直奔学生的抗日游行示威队伍之中。

之后,李秀若又参加了几次抗日运动。每次都饱含极强的爱国热情。

但是,由于李秀若积极宣传抗日的行动,也引起了学校方面的恐慌,因此学校把她开除了。

为了继续上学,李秀若决定去北京。临行之前,她把名字改成了李林(因为敬佩列宁,就用了列宁的中文译音——李林)。

1936年,李林到了北京,考上了北平民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在这里,李林一边学习深造一边加入了我党领导的“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由于表现突出,李林很快就加入了共产党。

1937年初,李林响应组织的号召,投笔从戎,奔赴山西参加了救国同盟会举办的国民师范学校军政训练班。

不久,因为出色的表现,李林所处的军政训练班专门为她办了一个女生连队,命名为11连,并且让李林担任11连的连长和党支部书记。

卢沟桥事件爆发以后,李林主动向上级申请到前线工作,虽然党组织不想让李林去最危险的前线,但是架不住她多次的坚决申请,最终党组织还是批准了她去往前线工作。

此后,李林就手拿双枪,骑着战马带着骑兵营驰骋在雁北各地,捣毁了敌人20多处据点。 1940年4月26日,日伪军集中1.2万兵力对晋绥边区进行第九次扫荡,李林所在的十一专署机关,群众团体及一部分干部500余人,因为撤退不及时,被日军包围。

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李林主动提出由她率领政卫连一个排的骑兵向东冲锋,政卫连主力保护机关向西突围。

尽管上级不愿意她去冒险,但是李林还是义无反顾地开始冲锋了。

李林率领战士们边打边撤,将敌人引向远方。最终,因为寡不敌众,李林率领的战士们一个接一个得倒在了敌人的炮火和机枪扫射之下,李林的手臂,大腿,胸脯也中了弹。

不久,就在她腹部连中了三枪之后,李林从腰间拿出自己仅剩一颗子弹的手枪,然后温柔地抚摸着自己已经怀孕三个月的肚子,说了一句:“孩子,妈妈对不起你”,然后将手枪对准自己的头部,从容地扣动了扳机……

就这样,年仅24岁的李林壮烈殉国。

之后,李林的尸体被抬回当地的村里。老乡从5里之外挑来清水洗涤她的尸体。然后用珍藏的白粗布将尸体紧紧包裹起来入殓,藏在一个窑洞里。

半个月后,大部队粉碎了敌人扫荡回归后,为李林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中共中央妇委会赞扬她“不仅是我们女共产党员的光辉模范,而且是全国同胞所敬仰的女英雄”。

李林在上学的时候写过这样一句诗“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她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自己的诺言,只是她的生命太短暂了,短暂到让人惋惜。

0 阅读:89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