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家店战役打赢后,毛主席对李银乔说:“你去想想办法,帮我搞碗红烧肉来好不好?我要吃肥的。”李银桥听完后,热泪盈眶……
毛主席爱吃红烧肉是众所周知的。
这个口味与他长期生活艰苦有直接关系:红烧肉肉厚油肥,非常解馋。
除红烧肉外,毛主席还爱吃辣椒、苦瓜以及多数湖南人都喜欢的腊肉。他总说,“不能吃辣椒和苦瓜的人,怎么能干革命?”
沙家店战役打了整整三天两夜,终于以我军胜利结束。
那天晚上,在李银桥的陪同下,毛主席回到了窑洞,又开始了工作。
看过两三封电报之后,毛泽东在帆布躺椅上坐下来,对李银桥说想要吃碗红烧肉,要肥的。
李银桥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毕竟打了这么大的胜仗,吃红烧肉是应该的。
这时候,毛主席带着愧疚的语气解释,自己这段时间太累了,再加上用脑过度,只是想吃碗红烧肉补补脑子。
听毛泽东这么一讲,李银桥心里顿时感到难过起来:毛泽东已是三天两夜没合眼了啊!
李银桥说完就去通知厨师去做了。
不一会,一碗热气腾腾的红烧肉就做好了。
毛主席看到红烧肉,立刻精神了起来,他先用鼻子深深地吸一吸香气,两只眼睛眯成了一条线,连声赞叹说:“香!啊,真香!”
不一会儿,一碗红烧肉就吃完了。
李银桥看着毛主席吃饭的样子,不由得热泪盈眶,这次胜仗,俘虏了6000多人,毛主席就提了这点要求,而且还觉得很是对不起前线冲锋陷阵的战士。
李银桥心疼毛主席,他对毛主席说:“以后只要我有办法,我一定千方百计给你搞红烧肉吃。”
毛主席一生勤俭节约,虽然他喜欢吃的是红烧肉和鱼,但是只有他自己吃饭的时候,餐桌上这两种食物从来不会一起出现。
毛主席勤俭节约的精神并不是从当了主席后才有的,青年时期,毛主席在湖南一师学习期间,他的俭朴就是出了名的。和很多同学不一样,他不讲究吃穿用,不坐人力车,更不会到戏院看戏。
革命战争年代,物资缺乏,毛主席穿的棉衣破了,身边工作人员劝说他换一身新装,可毛主席就是不同意。
他说:“我不是已经有棉衣了吗?现在边区的条件还很困难,大家的生活都很艰苦,我们应带头省吃俭用。我节约—件衣服,前方战士就能多发一颗子弹,这件棉衣虽然破旧了,但洗了好好缝补一下,还可以穿嘛。”
毛主席不仅自己勤俭节约,还要求子女向他一样。
1949年10月,毛岸英要结婚,毛泽东高兴地问:“你们准备怎么办婚事啊?”在听到毛岸英说举办婚礼越简单越好、不花钱添置新物件后,毛泽东十分高兴地说:“不花钱办喜事,这是喜上加喜。浪费可耻,节约光荣,还是应该艰苦朴素。”
大家都知道,毛主席烟瘾很大,但是他用过的烟盒都舍不得扔掉,而让警卫收集起来,到外面再买些散烟装进去,连火柴盒用完也是重复利用。
他的烤烟箱也是工作人员自己动手做的,毛主席有不少的雪茄烟,天气一潮流容易发霉,于是工作人员就就动手给他做了一个烤烟箱,里面装了灯泡,走到哪都可以打开烤烟。
他在北京所住院子里的路灯,从来不准通宵开灯,并且要求路灯关掉一半,省下电让工厂搞生产。
新中国成立初期,在接待外宾安排上讲究形式,注重排场,招待外宾的国宴丰盛异常,浪费现象十分突出。
毛主席为此批评指出:“接待外宾的宴会,大讲排场,吃掉的还没有扔掉的多,白白浪费了国家的金钱和物资。这是阔少的恶习,阔少是挥霍国家资产的败家子!”
毛主席经常参加国事活动,需要穿得整整齐齐,但他的新外衣下面却总是打了补丁的衣服在垫底。日常生活中,毛主席对生活用品十分注意节俭。他经常嘱咐工作人员,不要多买,需要多少就买多少,不能浪费。
一件睡衣穿了二十几年,打了73个补丁;一双皮拖鞋,外巡时被宾馆服务员当作垃圾扔掉,却又被捡回来继续穿,连修鞋匠都不愿意缝补;接见英国前首相艾德礼时穿的裤子打满了罗纹补丁……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保存的数千件毛主席遗物是他俭朴生活的最好见证。
毛泽东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了毕生,却从来不向人民索取,他的伟大让人敬佩让人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