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强硬态度超出美国预期,美商务部长公开甩锅:都是特朗普的错

冰点批国际 2025-05-08 16:37:06

哎呦喂,美国商务部长霍华德・卢特尼克怎么怂了啊,之前不挺牛逼的嘛,说什么谁也无法阻止美国加关税。这才多久三个月吧?怎么就开始把锅全甩给特朗普了? 最近,他参加了一档Fox新闻网的电视节目,在节目中主持人问他中各的强硬态度远超预期,对此有什么想法,然后霍华德・卢特尼克说到:“请记住,我只是个部长”。言外之意就是所有的巨册都是特朗普作的,和他无关呗。

此前霍华德・卢特尼克在主导对加拿大、墨西哥加征关税时,可谓气势汹汹,尽显“关税鹰派”的强硬姿态。然而,仅仅三个月后,当接受福克斯采访时,他却如同换了一个人。面对中方一系列强有力的反制措施所带来的压力,他声称“最终决定由总统作出”,试图将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特朗普政府高层。这种前后巨大的态度转变,恰恰反映出美方“极限施压”策略在遭遇中方“以战止战”反制后的挫败。 2025年4月的数据就像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美方的脸上。美国半导体行业库存周转率同比暴跌23%,科技企业季度营收损失超过47亿美元。中国通过稀土出口管制、数字服务税等精准打击手段,直击美国制造业和科技产业的战略痛点,使得美方供应链成本激增12%-15%。 而在5月7日,中方商务部声明更是明确要求美方“先取消单边关税再谈”,并强调“打,奉陪到底;谈,大门敞开”。中方不仅在关税博弈中展现出强硬立场,还通过战略性豁免部分美国关键产品(如微芯片、喷气发动机)的报复性关税,巧妙地保持压力的同时预留谈判空间,形成了“观察—反制—逼谈”的完整策略链条,让美方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谈判姿态。 卢特尼克从强势的“关税鹰派”沦为如今四处“甩锅”的“推诿部长”有三个原因。

首先,经济压力如同一座大山,压得美国喘不过气来。美国一季度GDP环比年化收缩0.3%,创2022年以来最差表现,消费者价格指数中关税相关商品涨幅达5.8%。就连传统盟友加拿大也因关税问题与美方激烈博弈,安大略省长道格・福特甚至被迫前往华盛顿“救火”,经济压力正倒逼美国政策转向。 其次,民意的反噬风险也在不断加剧。全美600余场抗议活动直指关税推高生活成本,特朗普支持率跌至39%低位,共和党内部在参议院关税议案表决中也险些遭遇滑铁卢。在这种情况下,卢特尼克此时切割决策权,显然是为了在中期选举前隔离风险。 最后,美方原本寄予厚望的对华战略已彻底失效。原计划通过“全面加税+技术封锁”迫使中方让步,可中国通过开拓新兴市场、强化稀土供应链、加速技术自主化等手段,将贸易依存度从2018年的19%降至2025年的12%。卢特尼克主导的“制造业回流”计划更是收效甚微,特斯拉等美企反而游说白宫延缓加税,这无疑让美方的战略意图化为泡影。 当前的中美博弈已进入“战略相持”新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方掌握着谈判主动权而且还占据国际道义制高点。反观美方,却陷入了“骑虎难下”的困局。特朗普虽宣称“已达成200项贸易协议”,但中国外交部明确否认存在总统级通话,美方所谓“谈判成果”不过是虚张声势。

在这种情况下特朗普政府中的任何一个人都有可能会被拿来背锅,尤其是主导全球关税战的卢特尼克而言,他的政治生命已与关税政策紧紧绑定。若特朗普在2026年中期选举中失利,这位曾被特朗普质疑“谋取私利”的商务部长,极有可能沦为共和党内部斗争的牺牲品。所以现在他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把锅甩出去。至于美国死活,与他何干呢?毕竟她只是一个部长而已啊。

0 阅读:123
冰点批国际

冰点批国际

国际大小事,借入我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