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边,压低声音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 1998年的中国,航母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彼时的海军副司令员贺鹏飞——开国元帅贺龙唯一的儿子——却盯上了乌克兰黑海造船厂的一艘“钢铁巨兽”。 这艘名为“瓦良格号”的未完工航母,承载着苏联解体后的命运,也成了中国海军迈向深蓝的关键转折点。 这场跨越国界的秘密交易,不仅关乎军事博弈,更是一场关乎民族尊严的豪赌。 1946年,贺鹏飞出生在延安窑洞,贺龙元帅为他取名“鹏飞”,取岳飞“鹏举”之意,寄托了征战沙场的父亲对儿子保家卫国的期许。 然而,这个元帅独子的童年并不轻松:他穿着补丁衣服长大,腿骨折后父亲坚持让他蹬三轮上学,甚至考清华大学时隐姓埋名,靠实力考入机械系。 1992年,贺鹏飞调任海军副司令员,分管装备建设。彼时中国海军装备落后,连一艘像样的驱逐舰都没有。 他深知,航母是远洋海军的核心,但国内技术空白、经济薄弱,自主研发至少需要20年。 直到1998年,乌克兰宣布拍卖“瓦良格号”——这艘苏联遗留的航母已完成68%的建造,却因经济崩溃沦为“烂尾工程”。 贺鹏飞立刻向中央递交报告,直言“这是中华民族唯一的机会”。 但反对声四起:有人担心美国阻挠,有人质疑“空壳航母”的价值,更有人嘲讽“买废铁不如造渔船”。 面对僵局,贺鹏飞决定“先斩后奏”——他必须找到一条既能避开国际视线、又能筹集巨资的“民间路径”。 1998年深秋,香港创律集团董事长徐增平的办公室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来人一身便装,目光锐利,开口便说:“我看上了一件大家伙,得你掏钱帮忙买!”此人正是贺鹏飞。 徐增平曾是解放军某部营职军官,退役后经商致富,但军旅情怀未褪。 贺鹏飞开门见山:“瓦良格号必须买回来,但国家不能出面。你以‘建海上赌场’的名义竞标,钱我帮你凑!” 徐增平听完手心冒汗——2000万美元几乎是他的全部身家,但想到航母对中国海军的价值,他咬牙答应:“赌了!” 两人密谋的细节宛如谍战:徐增平连夜注册空壳公司,伪造商业计划书;贺鹏飞则通过军方渠道,秘密联络华夏证券董事长邵淳等人筹措资金。 1999年,徐增平飞赴乌克兰,在竞拍现场与美、日、韩代表激烈交锋。最终,他以2000万美元拍下航母,并趁美国施压前,用卡车将20吨设计图纸抢运出境。 1999年7月,“瓦良格号”启程回国。然而,这艘没有动力的庞然大物刚出黑海,便被土耳其以“阻碍航道”为由扣留。 土方开出天价条件:10亿美元保证金、20项安全承诺,甚至要求中国开放旅游业签证。谈判僵持18个月,最终在希腊的帮助下,我国没有交付10亿美元保证金。 2001年3月,航母终于驶入爱琴海,却遭遇百年罕见的风暴。拖缆断裂的“瓦良格号”如脱缰野马,撞向希腊埃维亚岛。 危急时刻,希腊政府伸出援手,派出拖船救险。当消息传回国内,贺鹏飞已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55岁。临终前,他仍喃喃追问:“航母……到哪了?” 2002年3月3日,历经627天、耗资1亿美元,“瓦良格号”终于抵达大连港。 船厂工程师打开舱门时倒吸一口冷气——美国迫使乌克兰拆除了所有武器系统,连发动机都被炸毁。 但随船的设计图纸完好无损,这些泛黄的纸张让中国航母研发少走10年弯路。 2012年9月25日,焕然一新的“辽宁舰”正式服役。 甲板上战鹰起降的轰鸣,告慰了贺鹏飞的遗志。而徐增平因垫资购买航母濒临破产,却淡然道:“钱能再赚,航母错过就没了。” 这场惊心动魄的交易,折射出中国崛起的艰难抉择,贺鹏飞的果敢与徐增平的孤注一掷,打破了“航母无用论”的桎梏。 如今,中国已拥有三艘航母,但“瓦良格号”的传奇依然鲜活——它不仅是钢铁铸造的战舰,更是一代人为国运押上所有的勇气。 信息来源:文史参考——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瓦良格”号
1998年,香港,贺龙之子贺鹏飞,看四下没人,闪身冲进一间商人办公室,凑到那人耳
晴天小心情明
2025-05-09 10:41:07
0
阅读:47
为你守侯
为你们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