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军人曾效仿中国军人叠豆腐块,半年后,为何放弃了? 尼克松访华

李满谈过去 2025-05-09 12:49:17

尼克松访华后,美国军人曾效仿中国军人叠豆腐块,半年后,为何放弃了? 尼克松访华期间,看到中国军人都将被子叠成豆腐块,非常震惊,他甚至打心眼里觉得:中国发展这么快,与这一令他震惊的细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是中国的秘密武器。 回到美国后,尼克松就发布命令,命令美国军方向中国军队学习,其中有一项就是叠豆腐块。 命令下达后,各部队都针对叠被子制定了严格的规定,要求将被子叠得方方正正,还有的地方甚至举办一些比赛和展览活动,来鼓励士兵的积极性。 可就在士兵们叠豆腐开始有模有样之际,美国军人的各种情绪上来了。原来,他们平素自由散漫惯了,突然让他们每天雷打不动地叠豆腐块,简直跟要他们的命一样。 一旦不想干一件事,人总是能找到上百个理由。美国军人给出的理由包括:叠豆腐块太浪费时间、他们的被子太软不好叠等等,他们还从“根本”上找到了理由,他们认为美国军人最重要的是提升武器装备和技术,而不是把精力放在这些看起来没啥用事情上。相比之下,前者事关生死,而后者则仅仅只是看起来“好看”罢了。他们还说:叠豆腐块会让他们没有自由,“如果连叠被子都要如此严格管控,那还有啥自由可言”。 就这样,持续半年的叠豆腐块训练土崩瓦解,美军一夜之间又回到了原样。 那么问题来了,叠豆腐块究竟有什么用?真的像尼克松所说的那样是中国“秘密武器”吗?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叠豆腐块并不浪费时间,对于熟练的中国军人而言,叠豆腐块也就是两三分钟的时间,完全不会耽误日常的训练或者其他活动。 所以,美国得出叠豆腐块浪费时间的结论,多少是因为训练不够、能力不到位。 其次,叠豆腐块看似极其微小,但它也是军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对于军人而言,做好日常生活非常有必要且重要。 既是日常生活一部分,它就一定具有磨砺人的耐心、韧性的作用,这应该好理解:真正考验人的,往往是最琐碎、需要一日不间断坚持的日常。能用心做好日常琐碎者,一定是耐心、韧性非常强者。而这二者(耐心、韧性),是一个优秀军人的重要品质。 中国军人从入伍第一天开始,就学着叠豆腐块,经过一天天艰苦训练,他们的内务整理能力是非常高的,长此以往,他们就会养成严格遵守纪律的习惯。叠豆腐块的高难度日常训练,还在不知不觉中提升了军人的专注力。更为重要的是叠豆腐块背后看不见的作用:正态度,严肃对待每件事的精神。 往大里说:叠豆腐块是军人纪律的一部分,也能锻炼军人服从命令的天性,还能培养他们的耐心,这样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磨,能将他们的耐心培养出来。如此,他们在实战中遇到任何问题时,都不会慌乱,能有条不紊地进行处置。 叠豆腐块并非解放军所特有,它实际早在黄埔军校期间就流行起来了。 当时的黄埔军校有着非常严格的纪律,每天军号响起,所有人就得迅速起床、穿衣洗漱,然后将被子叠成豆腐块。这个过程,得在10分钟之内结束。 当时的解放军中,有很多军官都来自黄埔军校,他们将之前在部队学到的经验,传承下来了。上世纪60年代,军队对内务整理要求不断提高,正是在这期间,叠豆腐块被纳入了军人的常规项目,不仅每一个军人需要叠豆腐块,所有军官也都得按照要求叠豆腐块。 中美两国对待叠豆腐块的截然不同的态度,背后折射出的是两国军队的区别。美国军队强调的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对于在部队的人而言,他们的自由是最重要的。中国军队强调的是集体主义,强调个人利益在集体主义面前是可以放弃的。 自然,二者在对待叠豆腐块一事上,会是截然不同的态度。对于叠豆腐块,你们怎么看,欢迎评论区告诉我。 图为莫斯科红场阅兵现场被围观的中国军人

0 阅读:112

评论列表

韦明

韦明

2
2025-05-09 14:13

好像现在的文章多数是Al写的。[笑着哭]

猜你喜欢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