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全球独一?霹雳-15E残骸露出AESA导引头,若印度抄袭如何应对

晓斋锐评谈 2025-05-09 15:15:40

在印度旁遮普省那架坠毁的“阵风”战机残骸周边,惊现霹雳 - 15E导弹的残骸,且弹体编号清晰可辨,这一发现瞬间为诸多谜团拨云见日。而霹雳 - 15E在此次事件中的“露面”,再度引发了一个备受关注的经典话题——印度,抑或其他有可能获取霹雳 - 15E残骸的国家,能否借此契机破解其核心技术密码?

答案明确为否定。 其一,从现场状况来看,霹雳-15E导弹在实战后已严重损毁,仅余部分坚固的残余结构,这些结构并不构成核心技术要素。此外,鉴于外贸型号在技术保密方面有特殊考量,已采取相应防范措施,故而难以通过此类途径实现技术窃取。 其二,从全球技术格局审视,目前能够制造出此次实战中应用的霹雳-15E导弹的国家,可能仅限于中国。 原因在于,该导弹配备了全球独一无二的“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导引头”技术。回顾空空导弹发展历程,初代产品多采用红外导引头,主要追踪目标尾部的高温尾焰。随着雷达导引头技术的成熟,其逐渐取代红外导引头成为主流,而红外导引头则转型应用于近距格斗弹领域,如国产霹雳-10、美制AIM-9系列导弹均属此类。

“雷达导引头”这一概念涵盖范围极广。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各国现役的主力中距空空导弹,普遍采用基于机械扫描机制的主动雷达导引头。该技术发展成熟,制造成本也相对可控,基本能够满足当下作战需求。 然而,随着隐身战机在全球范围内的逐步扩散,战机的雷达散射截面积(RCS)不断降低,传统机械扫描主动雷达导引头的弊端逐渐显现,其探测距离明显不足。在此背景下,有源相控阵(AESA)导引头应运而生。AESA导引头的核心设计思路在于,通过大幅提升发射功率,并选用专门针对隐身战机特性优化的工作波段,从而显著增强对隐身目标的探测距离,有效提升反隐身作战能力。 以日本AAM - 4B和美国AIM - 120D两款典型中距空空导弹为例,它们在早期升级规划中,均将换装AESA导引头作为重要改进方向。但截至目前,这两款导弹的AESA导引头换装计划均未能落地实施。

大功率意味着大功耗,战斗机换装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常需换发动机供电,空空导弹搭载AESA导引头难度大。故AIM-120D放弃该技术,美国计划在下一代AIM-260上应用。霹雳-15早年用传统扫描结构导引头,后突破技术搭载AESA导引头,外贸版可依用户需求选配,因AESA导引头虽好但价高。 对“阵风”目标,用AESA导引头版霹雳-15E虽显奢侈,但击落则大赚——两枚霹雳-15E总价不超500万美元,而“阵风”战机本身价值1.06亿美元。此前传言巴基斯坦获“自用版霹雳-15”,或因与国内自用版AESA导引头相近。不过,现场残骸显示为“霹雳-15E”即“高配出口版”,非“自用版”,因“自用版”性能极强。

随着下一代空空导弹研发进程的推进,相关设计单位在接受媒体公开采访时,透露了部分关于霹雳 - 15导弹的关键信息。其中提到,此前公开的霹雳 - 15E型导弹所具备的145千米最大射程,并非其真正意义上的最大动力射程,而是在特定飞行速度、高度以及特定交战姿态下,导弹能够有效命中目标的攻击距离。 与之相比,我国自用的霹雳 - 15型导弹性能更为卓越,其射程能够轻松突破200千米。从现实作战需求来看,这样的射程若用于对付印度装备的“阵风”战斗机以及苏 - 30MKI战斗机,无疑有些“大材小用”,甚至可以说完全超出了实际作战所需。 由此,一个饶有趣味的问题浮现出来:一款具备超过200千米超远交战距离,同时搭载先进的有源相控阵(AESA)导引头、采用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甚至在设计上能够适配隐身战机弹舱的先进空空导弹,其真正的作战目标究竟会是哪一类对手呢?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过往公开信息推测,巴基斯坦曾批量引进240枚霹雳-15E型中距空空导弹。若按常规训练消耗40枚、单次实战消耗10枚计算,约剩190发库存,可重创半个印度空军。故无需担心巴基斯坦霹雳-15E数量,该担心的是印度“被点名”战机数量不足。从战术层面看,该导弹的库存规模足以对特定空域形成区域拒止能力,这或将使印军部分高价值空中平台面临更严峻的战场生存压力。与其担忧巴方导弹储备不足,或许更应关注印军在体系化对抗中的装备代差应对策略。

0 阅读:86

猜你喜欢

晓斋锐评谈

晓斋锐评谈

国际大小事,一览无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