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5年,李鸿章说:新疆那不毛之地,不要就不要了!左宗棠大怒:166万平方公里,你可真大方!慈禧手一摊表示没钱支持,左宗棠一拍大腿:我就是自己借钱,也要收回新疆! 左宗棠说干就干,他找到好朋友胡雪岩,从他那里借到一大笔钱用作军费,又从张之洞的汉阳铁厂调来了不少钢炮和枪支弹药。临出发前,左宗棠命人将一副棺材抬到众官兵面前当众宣布:“这副棺材就是专门给我准备的,不收复新疆,我绝不生还!” 左宗棠在朝堂上提出的意见并没有错,新疆不仅绝不是李鸿章所说的“不毛之地”,甚至对当时的清政府来说,新疆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战略要地,甚至可以说,新疆的得失直接关系到清政府的生存。 事实上,包括慈禧在内,清朝的不少高官都知道新疆的重要性,然而要夺回新疆,对清政府来说又何其难! 自1865年阿古柏在新疆建立为伪政权以来,沙俄和英国就依托阿古柏政权不断侵吞新疆的土地。 其中沙俄借口保护侨民侵占了新疆的伊犁,而英国则妄图在新疆设立一个能够隔绝沙俄势力的“缓冲区”。 由此可见,如果清朝不出兵剿灭阿古柏则会政权,那么整个国家的西北地区如陕西、陕西、甘肃将变得岌岌可危。甚至连京城都受到沙俄和英国人的威胁。 而如果清政府出兵入疆平定叛乱,收复新疆,那么清政府又要面临着粮食转运、军队作战能力不足、补给线过长等一系列问题。 因此在朝堂之上,李鸿章提出放弃新疆着重海防,也是一个迫于现实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 然而左宗棠却不愿轻易向洋人投降。他在慈禧面前慷慨陈词,详细阐述了新疆对国家的重要性,反复说明166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不能白白拱手让给洋人。 最终,慈禧终于不得不同意了左宗棠的意见。然而她随后话锋一转,将难题抛给左宗棠:目前国库空虚,哀家也无能为力。要想收复新疆,还要靠左大人自谋军费啊! “请太后和皇上放心,我就是自掏腰包,也要收复新疆!”左宗棠一拍胸脯,昂首挺胸地离开了朝堂。 1876年,在粮草和军费都筹备妥当后,左宗棠率领清军正式出征。在历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收复新疆之战正式打响。 事实上,阿古柏政权在沙俄和英国人的支持下,不仅获得了充足的粮草供应,而且军事装备也都十分先进。因此在得知清政府派出收复新疆的部队时,阿古柏政权的高官们并没有放在心上。 然而,清军置生死于度外的战斗精神和左宗棠高明的军事指挥能力,还是让阿古柏始料未及。不久,他们就尝到了清军的厉害。 在双方第一次战斗中,阿古柏为了打探清军的虚实,就派出一小股部队前去骚扰清军。 狡猾的左宗棠一眼识破阿古柏的图谋,他一边命令一小队士兵佯装与阿古柏的队伍交战,一边派出精锐部队绕到敌人后方进行包抄。 就这样,阿古柏派出的部队轻而易举地落入了左宗棠的包围圈中,成了清军手到擒来的俘虏。 尝到了清军厉害的阿古柏政权不再连战,而是在迪化筑起高墙,闭门不出。这一次左宗棠不再跟他们客气,他下令士兵在高山上架起大炮,一炮就轰塌了迪化的城墙。 眼见城墙崩塌,迪化城里的敌军再也无心抵抗,而是像潮水一样往四处逃去,清军就这样在短时间内再下一城。 就这样,在收复新疆战争期间,清军与阿古柏政权进行了大大小小十几次战役,最终成功收复了除伊犁以外新疆的大部分领土。 随后,左宗棠一鼓作气,率领清军直捣伊犁。要知道伊犁可是沙俄的地盘,这里不仅城墙坚固,而且士兵的军事装备也远非其他地方的士兵可比。 然而即使如此,在面对来势汹汹的清军部队时,沙俄的军队也被吓破了胆。他们不相与清军交战,连忙向清政府提出议和的要求。 清政府受到沙俄的议和提议大喜,急忙派出曾纪泽赴新疆与沙俄谈判。在双方持续了几个月唇枪舌剑地谈判之后,清政府正式与沙俄签订了《中俄改定条约》,不仅最大限度地维护了国家利益,也将伊犁最终收回中国的怀抱。 而左宗棠也用自己的勇气和崇高的爱国情怀,维护了国家的尊严,受到了国内外的一致称赞。而他的名字也和这段历史一起,永远被后人敬仰与怀念。
1864年7月,李秀成被俘虏,曾国藩有个疑问:“秦日纲能力很差,为什么能封王;罗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