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人民解放军第180师官兵一致向中央请愿,要求将番号中的“180”改为

墨舞风华姿 2025-05-09 19:39:40

1984年,人民解放军第180师官兵一致向中央请愿,要求将番号中的“180”改为“181”。一时间,党中央和南京军区都被惊动了。 要讲这事儿,得先说说“皮旅”是个啥来头。这支部队的全名叫“皮定均旅”,创始人是赫赫有名的皮定均中将。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14年出生,年轻时就投身革命,扛过长征,打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军功一大堆。他在1946年中原突围时带着部队掩护主力突围,那仗打得硬气,名声就传开了。后来1955年他被授予中将军衔,当过不少军区的要职,直到1976年因直升机事故去世。“皮旅”这名字,就是因他而来的,部队也继承了他的硬骨头作风。 “皮旅”最初的番号是181师,属于那种战功累累的老部队。可到了1969年,上面一声令下,把181师改成了180师。这改动看似就差个数字,可官兵们心里不痛快。为啥?因为180师的名声不太好听,尤其是在抗美援朝那会儿,180师吃了大亏,留下个不大光彩的影子。 说起180师,得提提1951年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那会儿180师全师1.1万人上了战场,结果碰上美军猛攻,最后只有4000多人突围出来,损失惨重。政委吴成德为了掩护伤员还被俘了,这事儿在部队里传得沸沸扬扬。虽说战场上胜败常事儿,可这次失利太惨,180师的名号就有点“背锅”的意思。后来181师被改成180师,官兵们觉得自家荣誉被硬塞了个污点,心里憋屈得不行。这就像你本来是个学霸,结果被安了个学渣的名字,谁受得了? 时间来到1984年,这年正好是“皮旅”建师40周年。9月份,部队开了个纪念大会,大家伙儿聚一块儿回忆历史,聊着聊着情绪就上来了。40年了,部队打过多少硬仗,流过多少血,可顶着180师这番号,总觉得抬不起头。有人就说了:“咱们是‘皮旅’,凭啥背着180师这包袱?”这话点燃了大家的火气,官兵们一合计,干脆写信向上头请愿,要求把番号改回181师,把属于自己的荣誉要回来。 这封请愿信不是随便写的,官兵们自发组织,把部队的光荣历史和改番号的理由一条条列清楚,直送到中央军委和南京军区。那时候部队士气低落,大家觉得番号不正,战斗力都受影响,这可不是小事儿。 请愿信送上去后,动静不小。南京军区政委郭林祥、成都军区司令员王诚汉这些老首长一看,觉得这事儿有道理。“皮旅”战功摆在那儿,官兵们的心气儿不能挫,当年181师的名号确实更有传承感。连叶飞将军都站出来说:“这帮子兵有骨气,支持他们!”有了这些大佬撑腰,事情就顺多了。1985年1月,中央军委批了,同意把180师改回181师。这消息一传开,部队里跟过年似的,士气一下就提起来了。 181师番号恢复后,部队像是找回了魂儿,战斗力也没落下。后来到了1996年,这支部队被编入武警序列,2018年又改成武警第二机动总队机动第一支队。虽然番号变来变去,可“皮旅”的精神一直没丢。现在部队还常搞纪念活动,皮定均的书也出了不少,年轻一代的兵看了都热血沸腾。这支部队的历史,就是活生生的教科书。 “皮旅”这番号之争,不是瞎折腾,而是军人对荣誉的执着。180师的失利是事实,可不能因为这个就把181师的光荣历史抹掉。官兵们用行动告诉大家,部队的名号不是随便改的,那是血汗打出来的招牌。这事儿也说明,咱们军队里讲传承,讲士气,不是光靠纪律管着就行,得让兵有归属感,有自豪感。

0 阅读:58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

墨舞风华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