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说我朋友吧!目前年收入150W+,是普通人,听我来讲讲他是怎么赚钱的。 我
五哥侃影
2025-05-09 21:00:49
说说我朋友吧!目前年收入150W+,是普通人,听我来讲讲他是怎么赚钱的。
我今年41岁,父母都是普通农民,小时候在农村上学,高中复习了一年,勉强考上一个二本院校。大学挂科5门,差点没有毕业证,挂6门就没毕业证了。毕业后理所当然没有在校期间找到工作,只能背起行囊南下去深圳打工。
朋友阿林跟我同岁,经历比我还坎坷。他大专毕业,在老家水泥厂搬了三年水泥,28岁那年厂子倒闭,揣着5000块来深圳,第一份工作是华强北电子市场的搬运工,每天帮档口老板扛货,月薪3500,住在10人合租的城中村,厕所臭得能把人熏晕。但他跟别人不一样,扛货时总盯着老外客户手里的样品,偷偷记下来问档口老板:“这玩意儿哪儿拿货?利润多少?”半年下来,他本子上记满了“带USB接口的小风扇、折叠式手机支架”等小产品的进货渠道。
2014年,阿林瞅准淘宝C店的风口,辞职在出租屋开网店。没本钱囤货,就做“代发模式”:在1688找供应商,客户下单后直接填供应商地址发货,每件赚5-10块差价。别人都在卖手机壳、数据线这些大路货,他偏挑“细分产品”——比如发现很多女生搜“宿舍神器”,就找工厂定制带LED灯的镜子收纳盒,成本12块卖39.9,月销2000件,第一个月赚了8000块。他说:“普通人赚钱就得钻空子,大路货竞争太激烈,就像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咱们得找没人走的小路。”
真正的转机在2017年。阿林发现跨境电商兴起,东南亚市场缺“高性价比家居小件”,于是注册了Shopee店铺,把国内的创意衣架、折叠收纳篮、USB小夜灯挂上去,定价10-15美元,成本不到30元。刚开始语言不通,就用翻译软件跟客户聊,订单来了让供应商贴英文标签发货。没想到三个月后,单月流水破10万,利润比淘宝高30%。他把赚的钱全投在“选品”上,每天花4小时逛国外社交媒体,看东南亚博主推荐什么,就立刻在1688找类似款。有次看到印尼博主抱怨“雨季鞋子难晾干”,他连夜找到带烘干功能的鞋架工厂,首批500件一周卖空,净赚2万。
2020年疫情期间,阿林赌了一把:用积蓄在东莞租了500平仓库,囤了3万件防疫物资,口罩、额温枪、消毒湿巾,通过独立站卖给中东客户。当时很多人说他疯了,万一砸手里怎么办?他算过账:“国内产能过剩,中东物资稀缺,只要能搞定物流,利润能翻5倍。”后来靠这批货赚了80万,他用这笔钱在深圳注册了公司,招了5个人专门对接海外中小客户,主做“中小批量定制”——比如土耳其超市要印logo的塑料衣架,埃及餐厅要耐高温的餐盒,起订量500件就能做,每件赚1-2美元,看似利润薄,却靠300多个稳定客户,年流水做到1500万。
现在阿林的公司没在高大上的写字楼,就在龙华的工业园里,他自己每天还在看客户邮件,遇到新产品会亲自打样。去年他带我参观仓库,指着一堆带太阳能板的庭院灯说:“这玩意儿国内卖200,在澳大利亚能卖800,我找工厂改了插头和包装,上个月卖了2000件。”他总结赚钱的核心就三点:一是永远盯着“国内外信息差”,二是把利润再投入到“能放大优势的地方”,三是别把自己当老板,始终保持“一线敏感度”。
阿林的故事没什么传奇色彩,甚至有点“笨拙”:在电子市场扛货时偷偷学习,开网店时熬夜处理售后,做跨境时自己打包发货,囤货时算错汇率差点亏钱。但他胜在“敢试错、能坚持、会算账”——普通人赚大钱难,但赚够150万不难,关键是别总想着“一步登天”,而是像他那样,把每个小机会吃透,赚10块时想着怎么赚20块,有10个客户时想着怎么服务好100个客户。
这两年很多人说钱难赚,但阿林说:“难赚的是快钱,稳赚的是‘笨钱’。你看深圳街头的早餐摊,夫妻两个每天凌晨4点开工,一年也能赚30万。赚钱的本质从来没变,就是找到别人需要的东西,用最直接的方式提供给他们,中间的差价就是你的利润——区别只是,有人在街头卖包子,有人在网上卖‘国外的包子’。”
说到底,普通人逆袭没什么秘密,不过是在别人抱怨时动手,在别人放弃时坚持,在别人投机时算账。阿林的150万,不是天上掉的,是他在华强北扛货时的每个问号,是在出租屋熬夜时的每个订单,是在仓库验货时的每个细节,一点点堆出来的——而这,才是普通人赚钱最真实的样子。
0
阅读:57
魏ZJ
[doge]客户看见发货地址。为什么不,直接打电话向厂家买?还让他当中间商赚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