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美观还是要安全?】
智驾过度宣传叫停后,隐藏式门把手又被揪了出来。
5月8日,工信部公开征集对《汽车车门把手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的意见。看来,新能源车但凡与安全格格不入的设计或行为,都要被收进笼子里。
这里说的隐藏式门把手,是指需要电力单独控制的,和特斯拉那种纯机械式隐藏门把手不太一样。它的优点肉眼可见,就是美观,和车门融为一体,不走近车门,几乎看不见把手,做到了“深不可测”。另外的几乎忽略不计的的优点还有低风阻,可以增加纯电续航,所增加里程也就是个位数。
但是,隐藏门把手的缺陷倒是一大堆,《意见》中提到,市场上的车门把手产品呈现出工作原理、形式多样化趋势,在市场应用过程中暴露出以下问题:强度不足、控制逻辑潜在安全风险、识别操作难(隐蔽无标志)、断电失效、夹手等,潜在逃生、救援风险。
核心还是安全。工信部强调,从救援逃生角度,强化汽车车门外把手在碰撞以及车辆起火等事故场景的安全逻辑,增加机械或者断电保护等安全冗余设计要求,保证断电、碰撞等事故中车门系统能够开启,从而进行救援及逃生活动;保证翻滚、坠落事故中,能够防止门把手的误作用,从而降低乘员跌落风险;规范隐藏式车门内把手、应急式车门内把手易于识别的安全标志,保证标志可见性,从而降低乘员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难度;保证车门把手的结构强度,防止事故发生后门锁操纵机构功能丧失。
燃油车的机械把手很少出现这种打不开车门的情况,但新能源车企美观至上的设计思维占了上风,一旦出现碰撞断电的情况,车门大概率会打不开。而救援人员对隐藏门中的把手也多是束手无策,最佳救援时机可能就是因为这个小小的门把手而消耗掉。
为什么燃油车企造新能源车多半不会使用隐藏式门把手,即便使用,也是机械式的,因为,造车的底线是安全。但那些没有造车经验的后来者,对安全没有敬畏之心,将没有什么功能的隐藏式门把手捧上天,形成了一种风气,好像没有隐藏式门把手就不是新能源车,盲目跟风者比比皆是。
如今,国家出手,这种不遵循事物发展规律的事情终于可以叫停了。隐藏式门把手可以有,但要保证安全。出了事故能打开,断了电要能打开,车辆翻滚要能打开,如果做不到,趁早别坑害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