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十万志愿军落入李奇微设下的圈套,彭德怀马上请示毛主席,得到的回复是:

蜀山史道道 2025-05-10 08:21:42

1951年,十万志愿军落入李奇微设下的圈套,彭德怀马上请示毛主席,得到的回复是:“放弃救援”,事后才知道毛主席有多英明。

1951年4月,朝鲜战争中,美国陆军上将李奇微,接代麦克阿瑟,出任联合国军总司令。

杜鲁门任命李奇微做联合国军队总司令,他吸收了麦克阿瑟失败的教训,不再狂妄自大,开始正视麦克阿瑟眼里的“泥腿子”。

通过他们不断的推敲,他们发现了中国志愿军的一个致命的弱点。

虽然中国志愿军有铁一般的意志,但是他们的粮食供给总是不足,许多人都只能吃干点的馒头,甚至生土豆。

这使李奇微想到了一个办法,他打算主动露出一个破绽给志愿军们,然后吸引志愿军主动向前推进,最后再利用志愿军补给不到位的情况开始“包饺子”消灭他们。

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他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了第九军团上面。

在第五次战役终于展开,李奇微让第二十三军团在与志愿军第九军团的战斗中一定要边打边退。以此来吸引第九军团。

同时又命令其他军团时刻注意第九军团的方向,务必第九军团牢牢困在铁原方向。

不仅如此,李奇微还让大量军队部署在铁原一带。

因为美军有着空军进行的资源补给,而志愿军的资源补给大多是靠铁路进行运输的,铁原就是志愿军军事补给很重要的一个地点。

假设铁原被切断,那么志愿军的军事补给就会被切断,到时候志愿军只能饿着肚子战斗了。

当时第九军团的指挥官宋时轮,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李奇微的意图,在与“联合国军”的战争中,宋时轮发现对战的阻击部队阻击力度非常的小。

因为出于对战局的敏感,他也将自己所遇到的情况发成了电报告知了彭老,一开始彭老在接到电报的时候也没有细想。

可到原本与第九军团处于同一水平面的第三军团指挥官王近山发来电报后,彭老顿时感觉蹊跷,于是又仔细查看了同时间发来的其他军团电报后,彭老终于意识到了不对劲。

于是他又给宋时轮发去电报,问宋时轮部队所在的具体方位,在得到肯定的方位后,彭老终于意识到这是李奇微的阴谋,李奇微学习了志愿军的套路,反过来用在志愿军身上。

他们根据战场沙盘推算,第九军团十万志愿军会陷入到敌人的包围圈当中,于是他立刻给宋时轮发了电报,要求第九军团原地坚守,绝对不可以轻举妄动。

他又给毛主席发去了一封电报,询问第九军团下一步应该如何行动?

看了彭老发来的电报后,毛主席微微点头,因为彭老总和他的想法是一致的。

可是主要问题是第九军团已经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看来应该是李奇微已经意识到了,志愿军补给问题这一点。

那么第九兵团接下来怎么做呢?关于这个问题,毛主席陷入了沉思,周总理看见毛主席在思考的时候,也主动招呼众人安静下来。

毛主席终于意识到了,李奇微是想要铁原,而不是第九军团,想好之后,他立马下令:第一、第九军团,放弃抵抗,原地反击。第二、坚守铁原,铁原不容丢失。

这结果令不少人大吃一惊。

彭老在接收到毛主席的电报后,也陷入了惊愕,放弃抵抗?

彭老总在盯着沙盘进行复盘后,突然拍手叫好表示:

“主席此举真是妙啊!”

而彭老之所以这么说,就是因为他看到了毛主席对于战略大局的把握和临时换战法举动的大胆。

如果想了解这场战斗的始末,我们也不得不先了解一下抗美援朝战役的背景,以及战斗期间我国对“联合国军”所采取的战斗方式。

在志愿军在进入朝鲜之后,很快就和“联合国军”展开了第一次战役,并且取得了胜利。

对于这第一次战役的失败,麦克阿瑟称:

“这是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但是第二次战役的胜利,让世界重新认识了中国,在第二次战役,志愿军出奇制胜,歼敌三万六千余人。

这一次战役被称为抗美援朝的关键之战,其中德川战役,更是被后世称为口袋战术的教科书级别战术,志愿军诱敌深入又突然反击,重创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

这是我们不得不佩服毛主席。他的智慧确实是无人能及的。如果不是他的重要决定,或许朝鲜战争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了。

0 阅读:46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道

蜀山史道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