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10月,16岁的女护士王清珍,用时三天三夜整理好了黄继光的遗体。没想到

看历史浮沉吖 2025-05-10 09:29:53

1952年10月,16岁的女护士王清珍,用时三天三夜整理好了黄继光的遗体。没想到多年后她却自责的说:“我忘了一件事,这件事让我遗憾了一辈子。”

电影《上甘岭》当中的女卫生员王兰的历史原型就是王清珍。

1936年,王清珍出生在湖北武汉,后来武汉沦陷,她便跟着父母去到贵州咸宁生活。

当年,在威宁的山林中,盘踞着不少打家劫舍的土匪。14岁那年,当地一个土匪看上了王清珍,非要娶她做小老婆。

正在王清珍为了这件事烦恼的时候,解放军第十五军第四十五师在秦基伟的指挥下挺进威宁,围剿盘踞于此的国民党残部和土匪。

解放军进城后的第二天清晨,王清珍发现,解放军战士们整齐地睡在马路两边,纪律严明,这样的场景让王清珍对解放军留下了极好的印象,同时她的心中也萌生出长大后要参军的想法。

她向父母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父亲不愿王清珍过这种担惊受怕的日子,心一横就将她送去参军,此时王清珍不过14岁。

结果可想而知,解放军领导以孩子年纪太小为由拒绝,可父亲一脸愁容地说:“今天要是你们不收俺这闺女,她就要被人抢去做老婆了,可怜孩子还这么小……”

顿时领导就生出了恻隐之心,实在不忍心看到王清珍出事,还是决定将其留下,让王清珍在后勤医院当卫生员。

王清珍刚刚入伍没几天,便随部队赶赴河北,准备入朝参战。开始,上级考虑到王清珍年纪太小,又是刚入伍的新兵,所以决定不带王清珍入朝。王清珍得知后,立即将自己两条又长又粗的辫子剪了去,以此表示入朝参战的决心。

1951年3月底,王清珍如愿随军入朝参战,此时的她刚刚入伍四个月,才15岁。

起初,她不懂医护知识,只能在路上边走边学。部队里的老同志,在自己身上教王清珍怎么注射,怎么包扎,路走了多久,王清珍就学了多久。

有一次部队转移,医院要涉水过河,领导为了照顾这个小小年纪的女战士,好心让她骑马过河。

但执拗的王清珍不同意,不想在这个时候享受“特殊照顾”,她认为马应该让给更需要的伤员,于是拎起裤脚,走进冰冷刺骨的湖水里。河底湿滑,王清珍差点跌进水里,还好后面的战友一把抓住她的背包,才没被冲走。

由于前线战斗紧张,她们卫生员要救治上百名伤员,伤员很多人手不够,很多时候王清珍一个人同时都要负责四五个人。

有一次,一位排长腹部中弹,内脏受了重伤,半夜起夜,疼得直喊疼。王清珍和战友们一开始以为,排长只是因为起床牵动了伤口,没有意识到排长因为泌尿系统受伤,没有办法自主排尿了。

王清珍弄清楚情况后,找来了导尿管。但是,即使塞了导尿管进去,尿液还是排不出来,她又想到用注射器吸出尿液,奈何条件有限,怎么都找不到。看着排长鼓鼓囊囊的小腹,王清珍非常着急。

她也顾不上男女有别了,她用嘴咬住导尿管往外吸。在王清珍的帮助下,这位排长终于排出了尿。

后来伤员向部队领导反映了王清珍的救人经过,营首长得知此事后,便根据王清珍参战以来的工作表现,为她上报三等功一次,但是当领导了解情况后,就将三等功改成了二等功。

有一次,一名伤员全身被燃烧弹烧坏,嘴巴肿得张不开,根本无法吃进去东西,所以王清珍便把饭嚼烂,像大人喂孩子一样一口一口地喂到战友的嘴里。

1952年的10月19号凌晨,在上甘岭战役中,黄继光为了战斗的胜利,英勇的用身体堵住敌人枪眼,壮烈牺牲。

在黄继光牺牲了三四天之后,王清珍、官义芝、何成君三名女卫生员,和三名男战士抓住战斗间歇,迅速接近已经残破的碉堡,努力移开黄继光的遗体,用最快的速度将遗体运回收容所坑道旁的小松树林里。

当时黄继光的遗体已经僵硬得像是从冷冻库里搬出来一样,双手仍高举着,保持着趴在碉堡上的姿态。

因为天气寒冷的缘故,导致黄继光的血衣已经紧紧粘在身上无法脱掉,王清珍他们只能含着泪,先用温水把血衣浸软,再用剪刀一块块剪开、揭下。

可是在给黄继光的遗体穿新军服的时候,困难又出现了,因为他高高举起的双臂已经僵硬,根本无法放下来。

于是王清珍和几个战友就用汽油桶烧了热水,把滚热的毛巾,敷在黄继光的遗体上,卫生员们整整轮流工作了三天三夜,才将烈士的手臂放了下来,然后为他换上了一身崭新的军装,大家列队肃立,庄严地行了一个军礼。几个月后黄继光的遗体被送回国内,安葬在沈阳的烈士陵园。

上甘岭战役结束之后,王清珍荣获二等功,被授予二级战士荣誉勋章。

多年后,王清珍在回忆为黄继光烈士整体遗容的往事依然掩面流泪,并说出了自己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没能将烈士的血衣保存下来!

事实上,这件事情并不怪她,因为在这场战争中牺牲的烈士太多了。作为医护人员,她们的工作也太繁重了,精神和身体都在超负荷的工作。

王清珍曾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获得过很多的荣誉。

她在数次采访中,都不肯接受人们对于她一人的赞赏。她说自己只是所有前线医务人员的缩影,很多医务人员一直默默做着同样辛苦的工作,这份荣誉应当属于全体医务人员。

0 阅读:34
看历史浮沉吖

看历史浮沉吖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