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中越战争,班长黄招强在清点人数时,习惯性喊了句“口令”,没想到,正是因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2025-05-10 17:39:26

1979年中越战争,班长黄招强在清点人数时,习惯性喊了句“口令”,没想到,正是因为他的这个举动,拯救了整个队伍。

当时,黄招强所在部队刚夺回809高地,但也付出了惨重代价,战壕里到处都是身负重伤的解放军战士。为了让这些伤兵尽快得到救治,部队决定派遣一支民兵护送他们前往附近的野战医院。

考虑到越军出没频繁,战斗随时可能再次爆发,仅凭这支民兵恐怕难以确保安全。于是,黄招强和他的战士们接到命令,作为增援部队同行。

然而,中国解放军的一举一动早已尽收越军侦察兵的眼底。他们不仅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还派出几名士兵混入护送队伍,伪装成解放军,伺机发动突袭。

然而,他们怎料到,一向谨慎的黄招强竟会在半路喊出“口令”,让他们无所遁形。

眼看就要渡河,黄招强却下令停止前进。他派出几名战士组成先头部队,前去侦察地形。吊桥两岸青山环绕,树木丛生,正是埋伏的好地方,黄招强决不能掉以轻心。

果不其然,先遣队还未踏上桥面,山林间就突然响起一阵枪声。可诡异的是,枪响之后并未见敌军冲锋,仿佛这只是一次演习。

黄招强心生疑窦,敌人这么做,显然别有用心,很可能是在向同伙传递信号,伺机在下一处伏击点发起进攻。

为防范潜藏在队伍中的奸细,黄招强决定沿途让每个战士报口令。这本是他的一个习惯,临行前也特意交代过。正常情况下,大家都能对答如流。

当黄招强来到队伍中段时,几张陌生面孔露出了慌乱的神色。见他们伸手去摸枪,黄招强当机立断,命令手下将这几个可疑分子当场击毙。

果然,死者身上搜出了越军的文件,印证了他们间谍的身份。

由于事先埋伏的内应被识破,伏击计划彻底泡汤。越军只得仓促出击,但收效甚微。黄招强率领战士英勇杀敌,最终成功护送伤员抵达野战医院。

黄招强的机智勇敢为战友保驾护航,但他的故事远未结束。

回程途中,他突然发现,两名战士不知去向。情急之下,黄招强只身折返桥边,寻找失散战友。

一番搜寻,黄招强终于发现陈武贤,此时他正被两名越军围攻,黄招强眼疾手快,一枪击毙敌人,救下陈武贤。随后他们又找到另一名走失战士王应军,

就在三人准备返回大部队时,又遇到七八个越军的伏击,面对人数占优的敌军,他们没有退缩,而是奋起反击。凭借坚强的意志和高超的战斗技巧,他们成功突围,与大部队胜利会师。

然而,没有人可以在枪林弹雨下永远无恙。

在随后的激战中,子弹再次穿透黄招强的手臂,剧痛之下,他几乎动弹不得。但他咬紧牙关,坚持战斗,在他的指挥下,战士们沉着应战,最终击败了敌人。

战事平息后,黄招强因作战勇敢,被授予“战斗英雄”称号,并荣立一等功。

0 阅读:96

猜你喜欢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呀

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