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杨绛的女儿和丈夫钱钟书相继离世,87岁的她过起了独居生活。88岁的费孝通登门拜访独居的杨绛,他本以为可以追求杨绛了,可后来杨绛只说了一句话,就让费孝通再也不去杨绛的家了。
1910年,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县城,是费璞安和杨纫兰的第五个孩子。
费孝通作为费家最小的孩子,从小就体弱多病,还有哮喘病,在吴江松陵镇雷祖殿小学读书时,因为学习差还经常被同学嘲笑是废物。
后来在费家搬到苏州城居住之后,杨纫兰就看中了振华女中,她认为女生总不能欺负自家儿子吧,于是她就找到了她的朋友王季玉校长,王校长倒是爽快的答应了杨纫兰的请求,但费孝通却死活不愿意,但是他却无力反抗母亲的决定。
不过没过多久,他就庆幸自己上了这所女校,因为班里转来了一位他喜欢的女生。
成为同班同学后的杨绛和其他女同学在课间经常找费孝通一起玩儿,费孝通自然求之不得,但是因为他的性子木讷,憨憨笨笨的,杨绛觉得“太没意思”。
杨绛常常捉弄他,甚至画他的丑照,而费孝通则任由捉弄,总是憨憨一笑。
因为他非常喜欢杨绛,再加上自身的腼腆,所以费孝通不懂如何去表达自己的这份感情。
振华女中毕业之后,费孝通与杨绛分别上了不同的高中就此分开了。
1928年,费孝通考入了东吴大学的医预科,而在这里当费孝通再次见到了杨绛,两人都考上了东吴大学,还分在了一个班。
此时的杨绛渐渐长开,面皮嫩白,活像个瓷娃娃,以至于很多男生都喜欢她。
他有点嫉妒,有点骄傲地说:“我跟杨季康是老同学了,早就跟她认识,你们追她,得走我的门路。”
杨绛听了这话,气汹汹地回应道:“只不过同窗学习过一段时间,中间又有好久都没见面,哪里能谈得上认识呢?”
后来费孝通问杨绛可以做朋友吗,但是杨绛却回答说,朋友可以,但朋友是目的而不是过渡。杨绛的一盆冷水就把费孝通的一腔热情给浇灭了。
1932,杨绛考上了清华大学,在这里,她遇到一生挚爱——钱钟书。
杨绛和钱钟书确定关系后,杨绛也把这个好消息写信告诉费孝通。费孝通收到信后,就立马去找杨绛。费孝通见到杨绛的第一句话就是:与他相比,我更有资格做你男朋友,因为我了解你。
但是杨绛却说:“我们只能做朋友,若是越界,我是不可能和你做朋友的。”
1933年,杨绛与钱钟书订婚,费孝通才彻底认清现实,放弃对杨绛的追求。
1935年,费孝通从清华大学毕业,在一次参加东吴大学的同学聚会上,认识了王同惠。
后来费孝通得到了一个去广西偏远少数民族地区做实地调查的机会,王同惠一同前往照顾他。于是两人为了出行方便,匆匆举办了一个简单的婚礼,就去了广西。
1935年12月16日,对于费孝通来说,这是他一生都不会忘记的日子。
这一天,费孝通和王同意在大瑶山深处的恶劣地质环境走散了,更糟糕的是,费孝通不慎陷入了猎户设下的捕兽陷阱。
费孝通的脚被捕兽夹子夹住,疼得完全不能动弹。为了救出丈夫,已经身怀有孕的王同惠独自寻人求救。
王同惠离去后,便没有了消息,直到后来,他们找到了王同惠的遗体……
1939年,费孝通在大哥的介绍下,认识了爱国女青年孟吟,之后两人结婚。此后55年,孟吟与费孝通相携相依,相伴终生。
1994年,孟吟去世。
1997年,钱钟书与杨绛的爱女钱瑗去世,1998年经不住巨大打击的钱钟书也含痛离世。
如果说孟吟是费孝通生命中最感激的人,王同惠是最难忘的人,那么杨绛无疑是他最执着的人。
在知道钱钟书离世后,费孝通曾多次以照顾的名义遣人去看望杨绛,给她带去营养品和几盆有趣的小盆栽,但隔着“别人”的照顾始终不如自己亲自探望。
本是寻常探望,杨绛对费孝通的到来也表示感动和欢迎,但是久而久之她就发现事情不对劲儿了,费孝通三天两头的往自己家里跑,这让杨绛突然明白了什么。
有一次,杨绛把费孝通送出门,她站在门口叫住了正在小心下楼的费孝通说:“楼梯太高,难走,你就不要知难而上了”。
杨绛这是一语双关,很清楚地表明自己的态度但又不说破,费孝通自然明白其中的含义,从此再没有登门。
2005年,费孝通去世,他留下遗嘱,要将自己的骨灰分成两份,分别葬在两位妻子的身边。
而他对杨绛的那一份感情,究竟是什么,晚年时他又是否有意想要再重拾这段青梅竹马时期的初恋,都成了难以证实的事情。
有时候爱情很玄妙,相爱的人终究会遇见,而在那之前,我们会遇见很多人,我们爱却不爱我们的,爱我们但我们不爱的。
人海茫茫,人生飘萍,总有相遇,总有充满遗憾的恋情。
双向的喜欢,甜甜蜜蜜,单向的相思,一往情深。真正的欢喜是相互的作用,而单相思仿若瘸了腿的爱情,没有前行的动力。